古代女子多少歲行笄禮(古代女子成人禮儀詳細步驟)

 
樓主   帖子創(chuàng)建時間:  2020-02-05 11:12 回復:0 關注量:3059

       古代女子滿15歲則要舉行笄禮。笄也就是簪子。行笄禮時要改變幼年時代的發(fā)式,把頭發(fā)挽成一個髻,然后用緉把發(fā)髻包住,再用笄插定發(fā)髻。笄禮的主持者是女性家長,負責加笄的是女賓或童賓。在盤頭插簪后,笄女要先拜祖先,再拜父母。最后由母親為其蘸酒,并且申明戒辭戒規(guī),教導其敬奉舅姑、尊敬長輩的禮節(jié)。

       據《儀禮·士昏(婚)禮》載:“女子許嫁,笄而禮之,稱字。”可見女子舉行笄禮時也要取字,之后就可以出嫁了,其意義與冠禮相同,也是表示成人的一種儀式。不過,據考查古代社會后期的女子大抵無字,看來女子“稱字”的禮俗在后代并未推行開。

       另外,后來女子笄禮并不限于恰在15歲時舉行,而往往在臨出嫁前加笄。屆時,由一位多子多孫的老婦,為其修額,用細絲線絞除臉部的汗毛,洗臉沐發(fā),挽髻加簪。然后女子拜祖宗及父母,父母親再對其進行教誨。


古代女孩的成人禮——笄禮


        笄,古代漢族女子用以裝飾發(fā)耳的一種簪子,用來插住挽起的頭發(fā),或插住帽子。

《詩經·鄘風·君子偕老》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

委委佗佗,如山如河,

象服是宜。

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

鬒發(fā)如云,不屑髢也;

玉之瑱也,象之挮也,

揚且之皙也。

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

蒙彼縐絺,是紲袢也。

子之清揚,揚且之顏也。

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