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建筑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首屆中國傳統建筑青年營造師傳承班將于10月20-23日在名園聚集的姑蘇古城舉辦,結合理論與實操,聚焦技藝與創新,為非遺保護與未來發展注入新活力,邀您共續千年之約。
首屆中國傳統建筑青年營造師傳承班報名通知
匠技傳薪~千年技藝的現代喚醒
中國傳統建筑不僅是中華文明的瑰寶,更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時代發展和保護傳承的雙重挑戰,系統化、專業化的人才培養成為關鍵。
中國傳統建筑青年營造師傳承班應運而生,致力于培養兼具理論與實踐能力的新一代營造技藝傳承人才,讓千年技藝煥發新生機。
項目背景與使命
中國傳統建筑凝聚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智慧和審美,是中華文明重要的物質載體。
隨著社會進步和城市化進程加快,傳統建筑技藝的保護與傳承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國家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傳承,推動相關人才隊伍建設已成為緊迫任務。
為此,國內權威高校、國家與地方行業協會及傳承企業聯合頂級古建、文保專家,共同開設“中國傳統建筑青年營造師傳承班”。
該傳承班面向全國選拔有志青年,通過系統化課程設計和實踐訓練,為中國傳統建筑技藝注入新鮮血液,助力文化遺產保護事業持續發展。
培養目標與課程特色
本屆青年營造師傳承班以“技藝傳承、理論結合實踐、創新應用、人才儲備”為核心目標。
學員將全面掌握木作、瓦作、彩畫、石作等中國傳統建筑核心營造技藝,并深入理解傳統建筑形制、材料工藝及其背后的文化內涵。
課程由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知名專家和資深匠人親自授課,采用沉浸式教學模式。
學員不僅在課堂上學習理論知識,還將實地考察故宮、頤和園、蘇州園林、西安古城、敦煌壁畫、藏傳佛教建筑、閩南及徽派民居等典型案例。
在導師指導下動手完成斗拱制作、大木構架搭建等實操項目,并結合《營造法式》《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等典籍進行研讀,實現知識與技能的深度融合。
招生對象
青年營造師傳承班面向全國熱愛中國傳統建筑文化、有志于從事中國傳統建筑保護與營造工作的青年和年輕一代傳承人開放。
優先招收青年傳承人;建筑學、園林、文物修復、藝術設計等相關專業畢業的學生及傳統建筑、文物保護工程等從業者。
開班時間
報到時間:10月20日(全天報到)
授課時間:10月21-23日
上課地點:蘇州(詳見報到通知)
課程學時:24課時(理論授課+項目實操)
每期僅招收30人,以小班制保障教學品質,理論課程在北京、蘇州、西安、青島、福建等文化名城分期開設。
實踐課程設于古建工坊、營造技藝傳習基地及文化遺產地、傳承人實體企業及在建項目內,全方位提升學員綜合素養。
課程模塊與創新融合
課程體系涵蓋“古建筑文化概論”“傳統營造技藝”“材料與工具”“測繪與設計”“現代技術融合”五大模塊。從中國建筑史到地域流派,從木作到磚石作,從傳統工具到三維掃描BIM技術應用,全方位覆蓋理論與技能要點。
特別強調創新應用,鼓勵學員探索傳統技藝在現代建筑設計及文物保護中的活化路徑。例如,通過數字化測繪輔助修繕方案制定,將三維掃描等現代科技融入古建保護,讓傳統工藝煥發時代新活力。
擬邀授課專家
鄭欣淼:文化和旅游部原副部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
劉大可:古建筑領域的杰出專家、古建筑瓦石獨立分支學科的創始人和奠基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被譽為“一代瓦石宗師”;
馬炳堅:著名古建筑專家,1947年出生,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古建筑施工、設計、研究及教學工作,曾任北京市古代建筑設計研究所所長;
李永革: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官式古建筑營造技藝(北京故宮)的代表性傳承人,也是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和古建筑修繕領域的權威專家;
劉托:中國藝術研究院建筑與公共藝術研究所名譽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工藝美術館常務副館長;
夏榮祥:北京故宮博物院高級工程師,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故宮博物院《明清官式建筑保護研究》研修班講師;
王玉珂:北京故宮文化遺產保護有限執行董事和總工程師?,南京大學東方建筑研究所副所長、國家文物局專家;
張峰亮:全國重點文物工程方案審核專家庫成員,北京市園林古建集團總工程師;
雍振華:蘇州科技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許建平: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明式家具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
薛林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香山幫傳統建筑營造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蘇州太湖古典園林建筑有限公司董事長;
顧阿虎:專家委員會特聘專家、蘇州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香山幫傳統建筑營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王永祥:香山幫傳統建筑營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傳統建筑營造技藝(木作)實訓基地負責人、專家委員會特聘專家。
報名流程與支持政策
有意報名者需提交《中國傳統建筑青年營造師報名表》、個人簡歷或作品集(可選),經材料初審后擇優錄取。
本期報名截止至2025年10月15日,請及時關注官方通知渠道。
學費包含場地、專家授課、教材及實操材料工具包,早鳥價:8月1日之前報名可減免500元。優秀學員可申請“傳統技藝傳承獎學金”1000元。
結業考核優異者將獲得就業推薦機會,可進入文保單位、修繕團隊或設計院所實習就業,為職業發展鋪路。
結業與未來展望
順利完成全部課程并通過考核的學員,將獲得由合作辦學院校、行業協會頒發的《中國傳統建筑青年營造師結業證書》并由授課專家聯名簽署的就業單位《推薦信》以及拜國家級傳承人為師的機會。
這不僅是專業能力的象征,更是邁入傳統建筑領域的重要通行證。
中國傳統建筑青年營造師的成長之路,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匠心接力。在這里,您將遇見最頂尖的大師,與志同道合的新一代匠人同行,共同守護民族記憶,讓千年技藝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報名聯系方式
中國建筑文化研究會古建分會秘書處
項目負責人:秦秘書長1371838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