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市人大代表、市委書記郭金龍參加了昌平和密云代表團的小組審議。郭金龍表示,在法治中國的大前提下,北京的目標是建設首善之區,要用水資源設定人口控制的上限,并以此倒逼我們做好各項工作。
地鐵建設千萬不要毀了地下文物
“京承高速我跑過很多趟,現在感覺不一樣了。”郭金龍在參加昌平代表團審議時表示,昌平這兩年發展變化很大,比如京承高速沿線就出現了兩個變化,一是環境清爽了,以前密密麻麻的違建沒了,綠地樹林出來了,眼睛看的透亮了。二是增加了一個大橋景觀,未來科技城成型了,北七家到未來科技城那座橋也能看出來了。
談到昌平未來的發展,郭金龍建議:“昌平的發展概念非常豐富,但現在我們不是要簡單地豐富它,而是要梳理它。”郭金龍表示,昌平要變以前的聚集資源求發展,為疏解功能求發展。此外,談到昌平線二期的建設時,郭金龍表示,軌道交通建設不僅要提速,還要重質,“昌平線建設的時候,千萬別碰到地下文物,碰到就麻煩了。”
生態涵養區要發展新的模式
“除了旅游之外,還有沒有適合生態涵養區發展的模式?比如養老產業、健康產業?”郭金龍在參加人代會密云團全團會時,聽到楊光輝代表提出生態涵養村村民經濟基礎薄弱,收入來源有限時表示,市里將進一步完善生態涵養保持功能補償機制和政策,同時在保護生態涵養區的前提下,建立科學合理的發展機制。
為進一步拉動生態涵養區農民增收,郭金龍建議密云縣可從國務院近期出臺的一系列提高社會消費能力的政策性、制度性的安排中,尋找適合在生態涵養區實施的具體辦法。而聽到楊光輝所在的高嶺鎮隔壁有個“不老屯”鎮,郭金龍主動給楊光輝支了一招。“除了旅游,生態涵養區能不能搞搞養老?抓住‘高嶺不老’這四個字,利用密云生態環境非常好的特點,把農民的房子收拾好,承接市區老人來這兒住一段。”
生態涵養區幫核心城區疏通“經絡”
“核心城區有病,你也不必去吃藥,但你幫著去疏通一下‘經絡’,還是可以的。”在與市人大代表、密云縣縣長王海臣交流時,郭金龍表示,目前北京市城市功能布局正在進行調整,認真進行城市規劃的修改和十三五規劃的制定。
對于生態涵養區而言,主要要抓住“融入”和“承接”兩大關鍵詞來發展。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整個京津冀的生態環境。同時主動承接核心城區中心功能的疏解。“哪些核心城區的功能過于擁擠,人員太多,密度太大,怎么承接,都要把路徑描得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