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當前文物利用工作存在哪些問題?
勵小捷:文物利用應遵循這樣四個原則:第一,一切利用都要以保護為前提;第二,文物利用都要堅持文化價值優先;第三,一切利用要以服務公眾為目的;第四,一切利用都要尊重科學精神、遵守社會公德。
當前實踐中存在文物利用“不夠”和“不當”的問題。所謂“不夠”,一是在文物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挖掘、研究、展示上不夠;二是在文物保護規劃、維修方案中對利用的措施考慮不夠;三是博物館館藏文物利用不夠,特別是一些大館的展出率普遍偏低;四是對現代科學技術、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運用不夠。所謂“不當”,一是對一些熱門景點進行不加限制的過度利用;二是只為經濟效益不顧社會效益,甚至改變文物公共資源性質;三是對文物的利用存在簡單化、雷同化乃至庸俗化問題。
記者:怎樣才能實現文物的合理利用?
勵小捷:文物的合理利用首先要注重實施分類指導,精準管理。對文物的原有功能已經完全喪失的,像故宮等,以原貌展示為主;原有功能依然存在的,像大運河等,可延續其原有功能。文物保存狀態較為脆弱的文物,像敦煌莫高窟等,要研究制定游客承載量;保存狀況較好的,可以豐富利用的內容和形式。從利用的公益性和經營性上看,我們鼓勵更多的文保單位辦成博物館、紀念館等公益性參觀場所,但不是所有文保單位都可以走這條路。
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到文物合理利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由縣級以上文物主管部門,選擇部分尚未得到有效保護利用的國有不可移動文物向社會轉讓使用權;二是要面向社會公開征集文物保護利用的方案;三是方案的選擇與確定要經專家和民眾代表的論證、聽證;四是選定的方案要按國有不可移動文物等級報相應文物主管部門批準后實施,實施前必須明確其保護與利用的責任和權利。
記者:讓館藏文物活起來,您認為有哪些著力點?
勵小捷:我們將鼓勵博物館通過借展、聯展、巡展,形成國有館藏文物資源共享機制;支持國家級博物館和省際間的聯展、巡展,建立博物館文物展覽質量、數量考核評價制度,切實解決館藏文物展出率不高、新建博物館展陳難的問題。
讓館藏文物活起來,就得突出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內涵,策劃具有鮮明教育作用、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題展覽,讓文物說話,講中國故事。應充分發揮地方資源優勢[-0.81%]和專業策展人、策展機構的作用。國家文物局將在全國征集評選這方面的策展方案,并在展品協調、經費安排方面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