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綾羅綢緞、紡染織繡都曾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紡織文化之美,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上可見一斑。而曾經,他們也是中國文化輸出的重要載體,即使是在當下,紡織行業仍是樹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撐力量。
遼寧丹東的唐人服飾,就一直在默默守護著中國傳統服飾文化,并肩負起了傳統服飾在當代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重要使命。唐人服飾成立23年來,從一件韓服,到如今的旗袍、新中式、國風系列服飾……多品類共同發力,成為業界嬌子,唐人服飾從未停止前進的腳步。
從專注一件韓服,到“一大多強”局面
成立于1998年的丹東唐人服飾有限公司,是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傳統服飾品牌企業,也是遼寧省“十大”女裝品牌企業之一。
唐人服飾以韓服起家,公司與韓國首爾、釜山、大邱等地知名會社,在韓國韓服高端定制領域合作20余年,定制店遍布韓國各個城市。在韓服領域的卓著表現,是唐人服飾多年來的“匠心”打磨。
丹東唐人服飾有限公司、蘇州古唐東韻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杜綱在接受《紡織服裝周刊》記者采訪時介紹稱,唐人服飾每年都會設計上百種花型和產品,在產品設計上,無論風格、細節,還是傳統與時尚的融合,甚至于在金箔、拼布、刺繡等韓服制作工藝上的運用,唐人服飾都有自己的一套設計研發體系,保障了唐人服飾在傳統服飾領域的國際一流水準。
“韓服主要以高定為主,憑借丹東地理位置的優勢,我們在這個領域與韓國知名會社合作有20余年,在韓國各個城市都有合作代理店,韓國議員、明星、婚宴、壽宴等大型活動都有我們定制的韓服。”在定制韓服領域20余年的摸爬滾打,讓唐人成為了業界翹楚,然而回望國內市場,杜綱發現早已今非昔比。尤其后疫情時代,培育國內市場成為了外貿品牌轉型的必由之路。
“國內韓服銷售主要以丹東市和延邊市為主,這兩個地區是中國朝鮮族聚集的地方,同時也有北京、上海、山東等地的韓國客人購買,但總體來說,國內的銷售比例相對韓國市場小很多。”
杜綱深知,布局國內市場事不宜遲。
“20余年的韓服經驗難以割舍,那么做國內市場的時候,我們經過反復調研,認為也要從企業自身優勢出發,顯然,傳統服飾更適合我們。這樣也能延續唐人傳統服飾的基因。”唐人服飾,從名字中我們就能感受到企業家對傳統服飾飽有的一種情懷,這似乎也暗示著杜綱注定要與中國傳統服飾領域有所關聯的宿命。
終于,在2019年,唐人服飾在國家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大背景下,同常熟理工學院、常熟服裝城集團合作共建常熟紡織服裝行業協同創新公共服務平臺,成立了蘇州古唐東韻服飾有限公司,產品主要以國內旗袍、國風新中式為主。“古唐東韻就是具有東方韻味的國風系列產品,也是通過傳統服飾來弘揚民族文化,傳承民族服飾。現在國人對國家更有信心,對民族的品牌也更加認可。”杜綱說道。
讓非遺成為中國傳統服飾的“芯片”
創辦之初,古唐東韻就一直努力尋找與大自然心意相通的方式,來還原設計與生活本來該有的和諧與力量。植物染色是一種從古延續至今的天然染色工藝,親近肌膚,有益環境,色澤柔和樸實,褪而不誠其美。
為了避免水洗過程產生造成過多的水資源浪費與污染,古唐東韻的很多產品都摒棄常見的水洗、做舊等會多次、重復使用到大量水資源的做法,從舒適合身的剪裁著手,堅持設計與生產出更安全親膚的天然染色女裝系列產品。
“草木染是國家紡織非物質遺產,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經典的東西,我們應當去傳承、發揚。我40多年前就一直在圍繞這個傳統行業,在做的過程中,發現越做越有做不完的事情,越覺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杜綱表示,古唐東韻草木染系列產品曾參加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展,如今更是遠銷韓國市場。
40余年沉心挖掘傳統民族工藝,守護民族服飾文化,杜綱也因此被中國紡聯非遺辦評為2020年度中國紡織非遺推廣大使。“作為紡織非遺推廣大使,我有義務從自己的企業做起,宣傳中國傳統服飾文化,不但是在中國更要走向世界,能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傳統服飾,喜歡中國傳統服飾,讓穿著傳統服飾成為一種時尚。”
在旗袍領域,古唐東韻在設計方面傳承傳統工藝,從一粒盤扣,到通身包邊,再到畫龍點睛的刺繡,采用手工縫制,精湛制作每一個細節,釀就唐人旗袍獨特韻味。古唐東韻旗袍系列產品在2019參加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的中國十大定制旗袍大賞,并在2020第二屆(中國·沈陽)定制旗袍藝術大賞上榮獲品牌大賞獎,一舉成名。
在新中式領域,“古唐東韻”注重傳統與時尚的融合、自然情懷和文化的傳承,力求表現東方文化的典雅氣韻,根植于中式傳統。無論色彩的運用、圖案的創新與傳承、面料肌理的運用,都體現著文化對生活的點染。在2019年,古唐東韻新中式系列產品也開始在各大品牌秀上拋頭露面,先后參加了江南國際時尚周“時尚之夜”古唐東韻品牌秀、2020參加常熟國際時裝周開幕秀、2020中國(大連)國際服裝紡織品博覽會開幕秀,2020年還受邀參加了《音畫霓裳秀江南》大型國樂·華服秀、2020首屆(中國)丹東時裝周上唐人·古唐東韻品牌開幕秀……古唐東韻通過品類的豐富和對傳統服飾的精湛技藝的堅守,讓自己的路越走越寬。
在國風服飾領域,古唐東韻將文創布藝、草木染紡等紡織非遺元素運用于服飾產品設計上,將傳統手繡和拼布工藝完美結合,先后推出各種服飾產品系列,傳承和發展傳統服飾文化。
因為有著生產韓服的積淀,如今又有了幾大服裝院校的加持,短短兩三年時間,古唐東韻就已經在業界展露頭角。杜綱坦言:“作為一名從事民族服飾的工作者,傳承和發展是使命,接下來將積極探索多維融合下的非遺手工藝產業發展新模式,用國際化視野去理解傳統文化內涵,再將其投射到作品中,為非遺文化創承作出不懈努力,也希望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和支持,讓大家知道中國也有一個古唐東韻原創設計師品牌。”
知難而上,為抗疫研發“戰甲”
2020年初,舉國上下都在抗疫,杜綱則是立足自己的專業,用巧思提供全新的防疫設計,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回饋社會,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杜綱帶領的唐人服飾研發團隊一面積極復工,一面在思考,作為一名設計師如何在抗疫的斗爭中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他就想設計一款日常穿著時方便美觀大方,還能隔離病毒的服裝。這樣疫情期間穿著時,可以讓人解除恐懼不安的心理,以輕松的心態應對疫情。
本著這樣的設計理念,經過反復探討與實驗,唐人服飾研發設計團隊聯合蘇州舒而適紡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蘇州古唐東韻服飾有限公司、常熟理工學院紡織服裝與設計學院、遼東學院服裝與紡織學院、蘇州華縱紡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蘇州曄鴻紡織有限公司共同研發設計了“戰甲”防護沖鋒衣。
目前,公司已經申請注冊了“戰甲”品牌。記者了解到,“戰甲”防護沖鋒衣具有雙專業品質,從面料到款式,融合眾多領先科技。唐人服飾具備醫療器械生產備案資質的專業生產能力,其面料供應商采用高等級防護面料以及專業的加工制作技術,并且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生產面料時使用一種領先的溶膠,最新科技長效納米抗病毒溶膠技術,已經通過中科院權威檢測。“戰甲”防護沖鋒衣設計了可拆卸式防護面罩,可有效隔離飛沫,自帶口罩并可替換口罩片,上衣和帽子可脫卸,衣服和褲子腰部既能鏈接又能脫卸,還能保證其密封性。
同時,“戰甲”系列民用日常防護用品已開始批量生產,并已先行注冊了相關的商標和申請了專利,為丹東市下一步打造國家級防護紡織品制造基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