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能在山東濟南能夠聽到要推進齊魯畫派的建設工作。說實話,山東是一個藝術大省,但可能始終不能算是一個藝術強省。雖然我們的畫家多,民間藝術資源豐富,文化底蘊厚重,我們的藝術市場養活了千千萬萬的畫家,我們的藝術后備軍——藝術生也最多,甚至有一句開玩笑的話說,中央美院的官方語言應改為山東話,可我們沒有自己的繪畫流派、沒有自己的大師,更沒有自己的藝術產業拳頭產品。很多時候,給人的感覺就是,山東是一塊藝術“飛地”,是供別人發財的地方。只種莊稼,但打下的糧食是別人的。這可能有點言過其實,但有些問題的確是存在的。
在中國繪畫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由于各個地方文化積淀和群體意識的影響,在同一種文化傳統下,在一定時空內,人們會形成大致相同或相近的藝術理念及認識,有大致相近的審美取向與藝術創作觀念,經過一定的發展階段,在一些文化底蘊深厚、文人聚集的地域,就聚集起了有可以被公認的領軍人物和一批藝術水準較高的核心成員的藝術家群體,形成畫派,如京津畫派、長安畫派、嶺南畫派、金陵畫派、海上畫派、江浙畫派等。山東省作為孔孟之鄉、禮儀之邦,歷史文化傳統和文化底蘊不可謂不深厚,且是一個人口大省、經濟大省,卻為什么沒有孕育出在當代叫得響的畫派?這的確是一個問題。是由于“學而優則仕”的陶養而成的以官本位為主導的文化生態使然,還是經濟發展的沖動充滿了社會發展的空間,抑或是中庸之道消減了齊魯兒女本有的勃然的創造力,或是……等等。總而言之,我們應該反思,在山東,在這么一個文化熾盛的人口大省、經濟大省、文化大省,為什么有名山、有大川、有靈水、有圣人,有越來越豪華的大樓,有越來越寬闊筆直的道路,有越來越氣派的廣場,卻沒有能夠孕育出在當代叫得響的畫派,拉得起的藝術隊伍,亮得出的藝術產業品牌?
甚至在今天,我們在談論培育齊魯畫派的時候還有些遮遮掩掩,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可能還需要進一步達成共識。雖然有不少區域也都在提出畫派建設的需求,但在藝術教育規模化,藝術傳播媒介化,審美都市化、時尚化與離散化發展的過程中,區域藝術傳統的共同化、共性化已成為一個潮流,區域藝術同質化的問題已成為一個事實,如果沒有深厚又特質化的藝術資源,培育畫派工作可能更多地是一個愿望。特別是在當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背景下,由于地方政府對文化形象與項目的需求沖動,更有可能將培育畫派工作當成一項政績工程。但山東省委省政府提出培育齊魯畫派,有一定的可實施性與積極意義。
一、為什么要培育齊魯畫派
首先,培育齊魯畫派是一項文化工程,是一種文化精神的再提升、再提煉、再整合的過程,是齊魯文化精神的又一次擦拭。在這一過程之中,必要的研究和梳理必不可少。培育齊魯畫派也是一個尋找精神旗幟、培養與樹立領軍人物、整合發展團隊的過程,更是發現價值、培育價值、整合價值、傳播價值、實現價值的過程。
其次,培育齊魯畫派既是一項文化事業,也是一項文化藝術產業工程,成功而有效的推進,對齊魯文化事業及其產業的發展起著重要的示范推動作用。培育齊魯畫派是一項獨立的文化藝術資源的挖掘、整理與發現的過程,時空留下的文化遺產至少可以分為四個大的板塊:一是歷史之跡;二是藝術之品;三是文化之傳統;四是精神之炬光。培育齊魯畫派是挖掘、發現與整合齊魯文化藝術資源的一種有效手段與方式。要注意把文化藝術史變成當下的文化藝術資源,把文化藝術遺存與傳統轉化為當下文化藝術生產力與文化藝術優勢資源。文化藝術資源是文化藝術產業的源泉,所以,培育齊魯畫派是發展文化藝術產業的一個戰略舉措。
再次,培育齊魯畫派就是創造齊魯文化符號,打造齊魯文化品牌,是聚合文化藝術要素及市場要素的一支動員令,有利于推動區域文化藝術的影響力,形成區域文化藝術的核心競爭力,從而推動區域文化藝術國際化及國際文化藝術區域化的過程,有利于推動齊魯文化發展的自信與自覺意識,推動區域大眾化對區域文化的認同感與自豪感,有利于推動社會化美育工作,是進一步提高齊魯人民的文化素養的一個舉措。
第四,培育齊魯畫派是中國文化藝術走出去的需要,我們應該清楚的是,文化藝術是一個區域發展的靈魂,是一個區域生存與競爭能力最為持久的載體。文化藝術的價值在于交流,而交流的基點在于品質。只有站在世界文明大視野中,整合齊魯文化傳統與世界文明的優秀成果,才能使齊魯畫派的內涵更豐富,發展的步伐更加具有民族性,更加國際化。在全球化視野下,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廣泛國際交流,建立文化藝術發展的共識,利用市場機制整合全球性資源,架構民族文化藝術的核心價值觀,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藝術思想體系、發展模式,探尋民族文化藝術產業的路徑,才會為民族文化藝術產業的發展注入靈魂。
第五,齊魯文化藝術豐富的歷史積淀及人杰地靈的發展態勢,需要有一個極具符號性的歷史載體來承載。齊魯畫派的培育就是這一歷史背景下的產物。培育齊魯畫派是中華民族大復興,及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一個重要選擇。中國文化的多樣性是中華民族和諧共處的重要標志與特征。作為儒家文化發源地的齊魯大地,理應為中國文化的多樣性與豐富性做出更大的貢獻。
二、培育齊魯畫派應注意的問題
1.我們不要將培育齊魯畫派僅僅當做一種形式,當然,形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但在當下,我們認為,齊魯畫派的內容更應引起我們的重視。那就是:
一是要重視齊魯畫派對齊魯文化的研究、梳理與傳承作用。重點開展:第一,對山東藝術發展的歷史軌跡及典范人物的研究與梳理;第二,齊魯區域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對山東繪畫藝術理念、創作、審美心理結構及審美文化取向的影響研究;第三,新時期都市文化及區域時代文化對區域審美文化的影響機制與分析研究。這是將齊魯畫派由理論向資源轉化的重要基礎。
二是要重視齊魯畫派在整合齊魯文化藝術資源過程之中所形成的新的創造能力。
三是要重視齊魯畫派對齊魯文化藝術資源的整合作用。
2.要擺脫那種為畫派而畫派的形式主義,更不能把畫派當成一種標簽,要在挖掘其獨立理念精神及傳統上下功夫。
3.培育齊魯畫風,更多地可能是在政治與經濟的夾縫當中尋求藝術發展的獨立空間的過程,多提供一些發展的空間,少來點行政干預;多發揮藝術生態的作用,少一些拉郎配;多一點市場機制,少一些長官意志。
4.培育齊魯畫派,也是一個探索政府公共投入與發揮市場機制相結合的體制過程。齊魯畫派的發展官辦大不了,民辦長不了,一定要找到一種政府與市場相結合的機制,才能做大、做強、做長遠。我們還要研究國家及區域戰略與市場機制的關系。可以說,培育齊魯畫派不僅要充分發揮不同機構與組織在參與世界文明對話、促進文化相互包容進化中的作用,并且通過市場化運作,把國家戰略與市場機制的有機結合作為突破口,從藝術審美到藝術創作,從藝術作品到藝術產品,逐步拉伸藝術產業鏈,對推動山東文化藝術及其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示范與借鑒作用。建議成立能夠進一步集合政府與民間力量的齊魯畫派發展基金,成立相應的研究與推廣機構及課題,并形成相應的工作機制。同時,也為利用市場機制,進行全社會美育工作探索新路,通過發現價值、培育價值、整合價值、傳播價值、實現價值這一主線,不僅可以為社會提供文化藝術美育的平臺,還能更好地在區域內形成一個尋找發現與挖掘放大齊魯文化藝術資源的長效機制。
5.要正視市場在價值形成與傳播中的重要作用,因為在當下,市場已經深刻地參與到了藝術價值的構建過程中了。所以,在齊魯畫派的培育過程中,一方面要強化學術向度的廣度與寬度,形成學術高度與學術聚合力;另一方面,我們還要關注市場向度的強度與深度,積極發揮齊魯藝術品市場在培育齊魯畫派中應有的作用。在這一過程中,促進藝術金融產業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