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尋城記”廈門站論壇中,廈門博物館館長張仲淳談到博物館提供的服務,“博物館應該給社會收藏提供一些服務,廈門市博物館有一些閩南書畫,曹放主任知道,搬過來有很多工作要做,所以工作有一點滯后。博物館年底會推出一個精品展,像剛才曹放主任說的,張市長有一點重視。我們廈門市博物館現在收藏很多文革之前留下來的東西,藏品也不少,有1400多張舊字畫,其中把福建臺灣有關的有106張,現在到新疆、河北、寧波全國巡展,先在外面巡展,最后再來廈門展。最近廈門政府在撥款做一個精品鑒賞室,我也做過文物店的經理,對這方面了解一點。作為博物館,也有這個責任義務給廣大的百姓提供一些鑒別指導的平臺。”
廈門市場與臺灣有何聯系
廈門博物館館長張仲淳講到廈門的市場,“我在這個行業里接觸的時間比較長,我記得1997年,白鷺州招商招不滿,后來在漳州,我們郭總第一次買東西討價還價的厲害,他現在做的非常大,在國內也是赫赫有名,有很多藏家初初沒有市場,后來2008年政府征用,說明它還是有藏家的。廈門這個地方從臺灣有很多東西過來,國內認為這個地方華僑多,離臺灣近,所以很多賣東西的人也喜歡來廈門,所以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這邊收藏的特殊性。再加上這些年以來,臺灣和大陸關系緩和,經濟發展各方面的因素,以前大拍賣行的巡展幾乎不來廈門,現在廈門也是大拍賣行必來的一個站,這個和廈門藏家的實力有關系的,我剛才看了下面很多買家,在座我都認識,都是有實力的,福建人比較低調,特別是廈門人比較低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