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家家戶戶住上了新房,環境衛生明顯改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這些都離不開黨的好政策。”近日,筆者走進民勤縣重興鎮下案村,黨支部書記楊永國興致勃勃地告訴記者:“我們正組織村民對轄區環境衛生進行‘回頭看’,徹底清理衛生死角。”
在環境衛生綜合大整治中,重興鎮堅持“全民動員、全域治理、標本兼治、全面整治”的總體要求,集中開展以“四清”、“五化”、“兩控”、“兩處理”、“兩示范”為主要內容,以“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為運行模式的專項行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取得了顯著成效。

“街道硬化了,斷壁殘垣不見了,亂扔亂倒的習慣改變了,村民的環保意識也增強了。”黑山村村民祁成國說。今年以來,重興鎮將環境衛生整治與基礎設施建設有效結合起來,通過爭取項目資金,建設鎮村道路26.5公里,整修路肩2.5公里,安裝道牙17.8千米、圍欄12千米,粉刷墻壁2.5萬平方米。堅持整治一片、綠化一片、鞏固一片,在民武路兩側樹槽內種植花卉,形成花廊景觀;將垃圾死角多、清理難度大的黑山溝改造成果蔬園。基礎設施的改善,美化了村容村貌,也提高了群眾參與環境衛生整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環境衛生整治中,我們積極引導群眾將建筑垃圾倒入村垃圾填埋場,將農作物秸桿打包打捆后碼放在規劃好的柴草堆放點或進行高溫堆肥處理,徹底改變了過去農村垃圾隨意堆放、隨處亂倒的問題。”重興鎮武裝部長柴爾品說,至目前,全鎮建成垃圾集中收集場40個、高溫發酵堆肥場9個、木柴集中堆放場11個、秸稈集中堆放場9個、廢舊物品收購場9個,極大方便了群眾生活,有效解決了農村垃圾清理難的問題。
環境衛生整治好了,最終還要讓老百姓得到實惠。重興鎮立足鄉村文化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農業觀光、休閑度假、農事體驗、民俗感受等為內容的鄉村生態旅游,開發建設了紅旗谷特色旅游村,建成了摸魚塘、釣魚池、拓展訓練中心、停車場、廣場,以環境衛生整治成效推動生態旅游發展,不斷增加農民收入。
“環境改善了,來這里休閑娛樂的人越來越多,發展鄉村旅游前景更加廣闊。”紅旗村村民段燕香高興地說:“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今后將繼續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相信我們的生活會一天比一天好,老百姓將得到更多實惠。”(文/中國甘肅網-武威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