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晉江安平橋
我國現存古代最長的石橋,位于晉江安海鎮,享有“天下無橋長此橋”之譽。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平橋位于中國福建省晉江市安海鎮和南安市水頭鎮之間的海灣上。安平橋屬于中國古代連梁式石板平橋,始建于南宋紹興八年(1138),歷時十四年告成。明清兩代曾多次重修。該橋是中古時代世界最長的梁式石橋,也是我國現存最長的海港大石橋。
19晉中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靈石縣城東12公里處的靜升鎮。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歷史上靈石縣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靜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年間先后建成。建筑規模宏大,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以上。被廣譽為“華夏民居第一宅”、“中國民間故宮”和“山西的紫禁城”。另外,還有一個流傳很廣的口碑——“王家歸來不看院”。

18武當山古建筑群
武當山古建筑中的宮闕廟宇集中體現了中國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筑的建筑學和藝術成就。古建筑群座落在溝壑縱橫、風景如畫的湖北省武當山麓,在明代期間逐漸形成規模,其中的道教建武當山古建筑群筑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紀,這些建筑代表了近千年的中國藝術和建筑的最高水平。
17西安鼓樓
鼓樓位于西安城內西大街北院門的南端,東與鐘樓相望,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比鐘樓大四歲,迄今已有625年歷史。清康熙三十八年和清乾隆五年先后兩次重修。樓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擊鼓報時,故稱“鼓樓”。歷經歲月滄桑,如今巨鼓早已不存,惟余鼓樓巍然聳立。是所存在中國最大的鼓樓之一,(基座長52.6米,寬38米,高7.7米,一門洞)

16西安鐘樓
西安鐘樓,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內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是我國古代遺留下來眾多鐘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鐘樓構建于方型基座之上,為磚木結構,重樓三層檐,四角攢頂的形式,總高36米,基座高8.6米,每邊長35.5米,面積約1377.4平方米。西安鐘樓無論規模、歷史價值或藝術價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國同類建筑之冠。
15廣勝寺飛虹塔
飛虹塔,矗立在山西洪洞縣東北17公里的霍山之巔。廣勝寺,始建于公元147年;唐代宗大歷四年(769年),汾陽王郭子儀奏請重修,始改現名。廣勝寺分上、下二寺,相距里許,共有殿堂11座。現存建筑為元、明兩代興修重建。整個佛寺,以琉璃寶塔最為著稱.上寺的琉璃寶塔為飛虹塔,是國內最大最完整的一座琉璃塔。
14泰山岱廟
岱廟,坐落于山東省泰安市區北,泰山的南麓,俗稱“東岳廟”。它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為道教神府,是歷代帝王舉行封禪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岱廟創建于漢代,至唐時已殿閣輝煌。在宋真宗大舉封禪時,又大加拓建,修建天貺殿等,更見規模。其建筑風格采用帝王宮城的式樣,周環1500余米,廟內各類古建筑有150余間。岱廟與北京故宮、山東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莊并稱中國四大古建筑群。
13杭州六和塔
六和塔位于西湖之南,錢塘江畔月輪山上。北宋開寶三年(公元970年),僧人智元禪師為鎮江潮而創建,取佛教“六和敬”之義,命名為六和塔。現在的六和塔塔身重建于南宋。塔高59.89米,其建造風格非常獨特,塔內部磚石結構分七層,外部木結構為8面13層。

12恒山懸空寺
懸空寺又名玄空寺,是國內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恒山懸空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歷代都對懸空寺作過修繕,北魏王朝將道家的道壇從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據道家“不聞雞鳴犬吠之聲”的要求建設了懸空寺,是中國古代建筑精華的體現。是國內現存的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
11沈陽故宮
沈陽故宮,原名盛京宮闕,后稱奉天行宮。位于沈陽市沈河區明清舊城中心。占地面積約6萬平方米,有建筑90余所,300余間。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明天啟五年,1625年)。是中國現存僅次于北京故宮的最完整的皇宮建筑,在建筑藝術上承襲了中國古代建筑的傳統,以漢族傳統建筑風格和布局為主,兼備了蒙、滿等民族風格和布局,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