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旅游經濟并不只是讓觀光客來欣賞該地的生態環境,也是要讓觀光客主動地適應當地的生活習慣。獨特的生活也是一種旅游賣點;像現在這樣,全國各大小古鎮都能見到大同小異的產于義烏的特產,古鎮旅游已經失去了它本來的意義。
你進到鎮子里,你拍照取景已經很難避過“客棧”、“酒吧”等招牌,你也會看到很多餐飲營業廢水,直接倒進鎮中央的小溪里,很明顯的,這個小鎮到目前為止尚沒有接待蜂擁而至的游客的能力,所以鎮內處處也在大興土木;夜幕降臨后,酒吧的霓虹燈亮起,音調不準的搖滾歌手吶喊至深夜,回聲傳至鎮的那另一頭。
沒有人會懷疑,這個地方將成為下一個旅游致富的典范,如麗江,如鳳凰,如不遠處的西江。
“富起來”對窮鄉僻壤太重要了,肇興這幾年搞旅游富了起來,也開始讓一些在外打工的游子回鄉創業,很多從事傳統手工藝的老太太,工藝品有了銷路,鎮里組織表演隊,將各年齡人群組織起來表演節目給觀光客看,部分屋主將老宅租給外來老板做生意,全家搬到城里住上樓房,而對基層官員來說,帶領脫貧致富更是大功一件。
當然對部分游客來說,他們會心痛覺得古鎮已經沒有古鎮的樣子,慢慢被文明及金錢所腐蝕,這種想法尤其以文藝青年居多,但在發出這種感嘆時,經常忘了,我們在大都市里拼命賺錢,好不容易放假放松一下到古鎮里,卻又要求人家保持純樸苦哈哈,所謂“原生態”的樣子為都市人田園牧歌的情懷買單,其實誰不想致富,你能致富為什么不許別人想辦法致富。
“旅游經濟”搞得好,的確就是一種精準脫貧,像肇興能有如此的大好機遇,連帶帶動附近幾個寨子的觀光,任誰都知道要緊緊抓住。
發展旅游經濟并不只是讓觀光客來欣賞該地的生態環境,也是要讓觀光客主動地適應當地的生活習慣。獨特的生活也是一種旅游賣點;像現在這樣,全國各大小古鎮都能見到大同小異的產于義烏的特產,古鎮旅游已經失去了它本來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