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老人進城養老已很尋常,可您聽說過城里人寄住鄉下村民家養老嗎?在江蘇南京,有社區和醫院正在運營這種“城市老人寄養農家”的新型養老模式。
沒想到新型的“養老家”,也為村民增收致富打開了一條新路徑。把城里老人接到家,做些自己擅長的家務活,為老人提供日常照顧和親情關懷,足不出戶就能賺錢養家,既照顧了老人,也不耽誤照顧自己家庭。時下農村多數村民蓋起了樓房,年輕人進城務工,在城里買了房子,鄉下不少房子閑置著,剛好可用來發展養老事業。
退休后,避開擁擠,遠離喧囂,從城市搬到農村,呼吸新鮮的空氣,種一塊地、養一只狗、住一座屋,這里池塘清澈、花香滿院……
很多在城里做保姆的農村人,不再在城里做保姆,而是將城里的老人帶進自己的村莊,自己的家庭,讓城里的老人在鄉下養老,成為了一家人。
在銀發時代,在養老時代,在城市養老設施還難以滿足需要的當下,這種“跟著保姆到農村生活”的養老模式是一種智慧打造的創新。具體來說,這種養老模式有三個方面的好處。
1、城市老人體味鄉村寧靜。
在城市里生活了一輩子的人,大多都有一種心愿,就是在老年的時候能遠離喧鬧,享受平靜的、恬靜的生活。而到農村養老就能滿足這方面的訴求。
城里的老人走進了農村,感受到的是與平時不一樣的生活,可以種點菜,可以養只雞,可以呼吸清新的空氣。什么都是新鮮的,換一種生活方式,老人的生活也就變得多姿多彩了。
2、紓解城市養老無奈壓力。
老齡時代的到來,在城市里養老,由于公益養老機構還難以滿足需要,由于商業養老機構價格昂貴,成為很多城市市民的煩惱。
在養老床位一床難求的困局面前,何不接受這種“跟著保姆鄉下養老”的模式?這種養老模式能夠有效紓解城市養老的壓力,拓展了養老的新模式,讓養老產業更加多元化。
3、下鄉養老是多贏的模式。
隨著對親情的重視,很多在城市里務工的農村人開始有了“重返鄉村”的濃烈訴求,由此也延伸出了返鄉潮。在城市里,尤其是保姆從業人員越來越緊張。
有了“城市老人寄養農家”的養老模式之后,就為解決保姆人員減少的困境找到了破題之路。
不僅減少了城市的養老壓力,不僅減少了子女的照顧壓力,還讓一部分農村人用“接納城市老人”的方式,實現收入的增加。既可以照顧家庭,足不出村,還能通過新的養老模式增加收入,家里多了一口城里來的老人,所付出的代價并不高,何樂不為?
可能有人要問:怎么保證村民的服務質量?去農村養老生病了怎么辦?
村民需經專業培訓取得養老護理員職業資格證書,護理院全科醫生負責每周巡診,提供常規檢查及健康宣教。另外,老年醫院安排心臟科、內分泌科、老年專科等專家上門巡診,如有需要可以立即安排轉診。還與附近三甲醫院建立綠色通道,保證老人突發急癥的救治。
為了規范村里“養老家”的運行,社區可專門制定“鄉村養老規范化管理手冊”,就居家適老化改造、服務規范、收費標準和滿意度考核等作了明確規定。
“城市老人寄養農家”是嶄新的養老模式,值得嘗試和推廣。當然,城里的子女也要做到“常到農村看看”,看老人的同時也是一次不錯的放松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