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如何做好鄉村旅游,結合時代要求,進一步促創新、促突破、促發展、促保護、促美麗的打造特色鮮明、美麗燦爛、原味鄉愁的中國特色鄉村旅游,成為旅游供給側改革和當下時代背景的重要命題。
如何做到“三農”全面發展,實現“農業產業化”、“農民在地化”、“農村景區化”,全面聯動和鄉村相關的生產、生活和生態發展,將中國鄉村旅游從傳統的發展提升至鄉村旅游的生活目的地。巔峰智業從以下四方面全面解析鄉村旅游發展路徑。
1、鄉旅產業融合發展
不同的鄉村擁有不同的特征,相同的鄉村在不同的時期也有不同的問題需要解決,針對這樣的情況,實施鄉村振興的時候,必須注重差異性,從哲學上講就是一切從實際出發,要注重各鄉村發展過程中的差異,突出重點,做好規劃,從而保證鄉村發展的長期性和穩定性。
強化規劃引領。鄉村旅游規劃既有區域宏觀規劃的指導作用,又有策劃設計的重點版塊的微觀落地意義。鄉村旅游必須以規劃為引領,全面統籌,“以點帶面,以面促點”,立足當前,謀劃深遠,明確發展方向。轉變以往鄉村旅游以景區為主要架構的空間經濟系統,構建以景區、度假區、休閑區、旅游街區、旅游小鎮、旅游示范縣市等的不同的構架模式,打造旅游目的地的空間系統,推動鄉村旅游從單體的景區景點向旅游中心及旅游目的地的轉變。
鄉旅產業融合發展,鑄造精品示范。以鄉村旅游業激活傳統的農業發展模式,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創意農業、精致農業、科普農業、休閑漁業等新型業態,因地制宜的打造本土“鄉村生活”,讓原生原長、土鄉土色的民俗文化與商務會展業、健康養生業、文化創意業、體育運動業融合發展,精致提煉、創新,全面實現旅游業的聯動效應。打造風情小鎮、風情鄉村、特色農業示范園、建設科技示范園、主題休閑農業園等鄉村旅游精品示范;按照高端化、特色化、精品化的原則,打造集康體養生、商務會展、享樂度假、文化體驗等于一體的品質鄉村旅游示范。
2、重視專業化運營
鄉村旅游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專業化的運營及高標準的管理提升綜合競爭力。
優化村民參與經營管理的決策機制,提高村民的積極性;用好政策扶持資金,降低企業投資壓力。要標準化管理,建立鄉村旅游的專業評價體系。鄉村的“吃、住、行、游、購、娛”各方面管理必須標準化,取得相應的資格認證,要素的開發要因地制宜,不可盲目創新,例如,鄉村旅游的住宿必須要有當地的特色。
做好人才的培養與管理。加強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通過與本地的相關部門或者企業進行人才對口培養,引導從業人員進一步拓寬專業能力,提檔升級,形成綜合型服務人才。出臺相關優惠政策,吸引高素質人才在鄉村創業或者就業。
3、實現鄉村旅游品牌價值的最大化
鄉村旅游營銷最重要的要做到產品有賣點。鄉村旅游產品根本目的就是要滿足游客需求,通過產品為游客提供一種價值,鄉村旅游的精髓是自然生態與傳統文化的完美結合,目前我國鄉村旅游過于倚重田園觀光與農事活動的參與,缺乏對文化層面的挖掘。
可通過對鄉村觀光、會議度假、鄉村體驗、漁家休閑、民風名俗、節事慶典等旅游產品的開發拓展組合寬度;通過生態旅游與民俗文化旅游緊密結合進行產品創新,增加產品組合深度;創意策劃節事活動,引爆宣傳;開展借勢營銷,提升口碑;創新時令營銷,突出特色。當然,鄉村旅游營銷也要做到傳統營銷與新媒體營銷聯合出擊,先策劃創意活動,制造話題,通過互聯網營銷渠道引爆,再通過傳統營銷推廣。
4、拓寬鄉村旅游投資領域
鄉村振興戰略下,鄉村旅游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如何做好鄉村、做美鄉村成為當下熱門的話題。應將投資內容從單一的產品建設轉向特色鄉村民宿、度假酒店、歷史文化村、休閑農莊等多種類型,拓寬鄉村旅游投資領域;應加強財政資金支持,引導金融資本投資,加大信貸支持力度,落實稅收優惠政策,擴大旅游融資渠道,多樣化創新鄉村旅游投資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