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鄉愁、鄉創、鄉建和民宿一連串的流行語,到實際走上發展道路是艱辛的,是在摸索中前行的,就因為這樣有對錯、也有好有壞是非常自然的現象,但這種現象不能成為理由,更不能成為阻礙正常發展的絆腳石。相信我們的鄉村發展一定會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四、古村鎮價值的維護
四、古村鎮價值的維護
如果鄉村依然存在著不朽的古村鎮,那么這個古村鎮就是一個寶,就是鄉村發展最大的財富,它的文化就是歷史的見證,它才是鄉村發展的靈魂所在。因此,鄉村古村鎮的保護自然有其深厚的意義和目的。它最大的意義和目的就在于留給后人學習的機會,讓后世子孫看到聽到嗅到嘗到觸到前人所遺留下來的財產,它是前人的智慧總結晶。
這些偉大的財富難以估算價值,因此,如何讓后世能夠透過一種手段來學習,是古村鎮文化傳承的一大課題。事實上透過鄉村旅游發展是最有效的,學習、體驗與傳承模式。旅游者通過旅游走進古村鎮,完全能夠近距離的,親自看到聽到嗅到嘗到觸到,前人所遺留下來的文化精髓和精神。
古村鎮保護的意義和目的
文化是有生命力的,因此它能夠流傳千年而不變,文化有一種神奇的動力能夠讓旅游者在觀光、學習和體驗中,感悟到它的美麗與魅力,進而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文化的傳播者或使者。
再則,好奇心與期待是一種人類特有的本能,它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往往就會開始走向大自然,去真正感受自然的神奇力量。但當他外出旅游時,不管它是否有什么目的,首先對旅游者而言接觸到不同文化是必然的結果,同時很可能因此產生記憶,最后好友可能成為文化的傳播者,這就是文化的神秘力量。因此,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借鄉村文化或者是古村鎮文化的力量,讓旅游者成為文化傳播者。
讓旅游者成為文化的傳播者
事實上,常態性旅游往往都有可能讓旅游者在一次旅游的過程中成為文化的傳播者。因為旅游者在旅游的過程中,通常都是通過好奇、質疑、理解、學習、體驗等步驟去接觸異文化的,在這過程中人與人的交流則是促使旅游者最后可能成為文化傳播者的最有效的辦法。
旅游者如何成為文化的傳播者
從結論上來說,鄉村休閑旅游必須守住“純”性,發揮“特”性,展現“個”性,體現“溫”性。而這些都是從文化衍生出來的思想與理念,因此必須堅守維護。再則,從旅游休閑的角度來看,鄉村應該是個什么樣的地方?
鄉村旅游產品具有相同特點,那就是它可以讓旅游者大范圍的感受鄉村的美麗風光,小范圍的體驗鄉村文化所衍生的各種民俗、民情與民風。所以,鄉村應該是一種能夠讓人細品后回味多多的地方,是一個能夠讓人休閑、讓人慢下來的地方。如果鄉村是個值得細細品味鄉愁的地方,那么鄉村的魅力更應該是一個會讓人常常憶起而想常去的地方,甚至于是讓人想長住的地方。

五、鄉村旅游發展與民宿跟進的問題
鄉村旅游的最大特點是既可休閑也可以學習、體驗,那么為了滿足這樣的市場,當然住宿設施的普及與完善是必然的要求。近年,在全國各地熱烈開展的民宿建設,是一個非常正常的現象。因為民宿是旅游者走進鄉村憶起鄉愁,感悟鄉村美好的必要設施,也是促進鄉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
然而,到底當前國內所謂的民宿是否就是傳統的民宿呢?嚴格說起來基本完全脫離了傳統民宿的本質。主要原因是國內的民宿沒有主人,這是很難說它就是民宿的主要理由,因為民宿與一般住宿設施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于旅游者可以借住宿之便和主人交流,可以和主人一起生活,可以學習和感悟感受主人的溫馨,也就是說民宿所強調的是有主人的存在,有交流的機會。這些完全有別于一般的旅館和飯店。
六、認識傳統民宿與創新民宿
所謂的傳統民宿,是想借日本的見解來展開,主要理由是“民宿”一詞是由日本開始的,在民宿的發展史上日本也是屬于較早發展民宿的國家,在亞洲也是發展相對比較好的國家。
日本始終認為民宿經營是一種以副業形式為主要模式的國家,根據民宿的經營特點和現實,制定了相當明確的法律法規,這些規定均和一般的賓館和飯店有極大的不同,從這點來看就已經凸顯出民宿的特點。
首先要了解傳統民宿的定義是:農山漁村或觀光地等,一般的民家得到運營許可,以自宅提供給旅游者住宿之意。民宿(潮宿)是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閑房間,結合當地人文、自然景觀、生態、環境資源及農林漁牧生產活動,以家庭副業方式經營,提供旅客鄉野生活之住宿處所。
說明了民宿基本不以規模來論,主要是小家庭式的經營,強調家庭的溫馨和主人的魅力。經過多年后臺灣也開始引進了民宿的理念,并走出一條依然有主人,但同時又強調精致設施的概念,隨后國內再引進臺灣的理念,但這個時候出現了基本沒有主人且設施設備朝向奢華的方向發展。
民宿的發展
今后的民宿將會是怎樣的發展模式?下一步的民宿將會朝向主題鮮明、內涵明確的主題民宿方向發展。設施設備亦將逐漸簡潔回歸淳樸的發展路線。鄉村是民宿發展的主要背景,既然如此勿忘本源淳樸潔凈是必然的要求。
目前的民宿產品絕大部分都存在流行化、時尚化、世俗化、城市化、特色盡失、主題不明等問題。今后應該朝向個性化、特色化、本土化、精致化、文創化發展。產品應具有誘導市場化的特征,強調產品多樣化的同時加強產品的個性化、品牌化和精致化。
日本的傳統民宿本來就是以家庭副業的方式展開的,又以主人溫馨體貼的服務為主要賣點,是一種主客體可以直接交流的住宿設施,民宿和一般旅館的差異化主要在于主人的個性化經營。相對近年國內以企業為主體走進鄉村,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所謂的民宿開發也形成一股風潮。
民宿與旅館經營的差異
事實上由于他們所謂的民宿很多沒有主人的存在,而是以一般旅館的經營模式來進行,理論上很難稱得上是民宿,更多的應該稱之為精品鄉居或鄉宿為宜。由于投入的資金較高,因此在考慮資金回流時,很自然的在住宿費的設定上必然采取高定價否則難以收回成本,也正因此和日本傳統民宿所標榜的理念截然不同。
七、鄉村民宿在策劃規劃與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策劃是整個鄉村民宿發展最為關鍵的前期工作,只要策劃合理,那么可持續發展的可能性就大增。由于民宿非常講究主人與客人之間的互動關系,以及與鄉村大自然環境的接觸,因此,在規劃時必須非常慎重細心地顧及到室內外的空間布局等關系,否則將無法表現民宿內涵。
目前的民宿在室內設計上存在著幾個比較嚴重的問題:缺乏對主人的地位和意見的尊重,絕大部分的設計幾乎是一面倒的,僅僅考慮到客人住宿空間的問題,完全忽略了主人的存在。

事實上傳統民宿主人在整個民宿的重要性上是無法輕視的,畢竟他是客人在居住期間一切學習與體驗的指導者,因此他的生活空間是整個民宿機能的主要核心,我們豈能忽略這個問題,相反的更應該重視主人與客人之間互動場所應該如何處理的問題,那樣才能算是一個成功設計的理念。
如前述所言文化是整個鄉村的魂也是根,作為設計師在展開設計之前,必須做好學習的工作,認真研讀當地文化的內涵才能展開設計工作,否則該設計到最后必然會成為一個缺乏文化要素的作品。目前眾多的民宿設計僅僅是設計師展現現代藝術的作品,而非利用鄉村文化作為主要素材來展開的作品,這樣的設計嚴格來說已經是失去鄉村民宿的特色,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當前誤把鄉村古村鎮當作景區來規劃的問題相當嚴重,同樣的在前文中已經闡述,鄉村的大環境應該盡力維持一個靜、凈、境的狀態。一個古村鎮如果被當作景區來規劃時,對這個村落的發展只有破壞沒有幫助,特別是小的村落更是不能被當作景區來規劃。
八、結語
鄉愁、鄉創、鄉建和民宿一連串與鄉村有關的詞句,在經濟快速發展之下,正在各地流行起來,說明鄉村的魅力是難以阻擋的,相信這股潮流將會持續一段很長的時間,也正因此今后鄉村發展必將再次受到政府與各界的重視。
從當前的形勢來看,鄉村發展始終是中國政府非常重視的政策,從三農問題及扶貧政策的推出等,政府在這方面所做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投入的心血是巨大的。因此,今后政府如何制定下一步的鄉村發展規劃或導向,以及我們如何配合政府的政策至關重要。
在此之前,不管已經在建設中的項目,或正在規劃中的項目,都應該首先正確地認識鄉村旅游及民宿的定義,并在此基礎上創新屬于中國的鄉村發展特色,是我們大家必須共同努力的方向與任務,唯有在這樣的基礎上走出的路,才會走向一個永續發展的道路。(文章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