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的概念被玩壞了,需要正本清源。”業內人士如是感慨道。經歷了非標住宿市場的廣泛熱議,以及資本與經營共舞的野蠻生長后,2017年的民宿產業給了行業更多的機會與挑戰。當然,機遇與問題并存。到底存在哪些機遇,哪些問題?2017年民宿業將會經歷什么?在邁點研究院組織的關于2017年后我國民宿業發展情況論壇中,一些業內人士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繁榮背后的落寞
曾幾何時,“情懷”是民宿的一張醒目的名片。可是,近年來,國家政策的支持、資本的簇擁,讓民宿行業出現了爆發式增長,每天都會有花開花落般的交替。梵舍連鎖城市民宿CEO范曉劍認為,2017年,隨著國家和各省大力推進特色小鎮計劃,民宿作為特色小鎮中最受歡迎的業態,一定會有爆發式的增長,更多的企業會參與到民宿行業中來。但民宿行業迎來企業、政府和資本的介入,既是好事也是壞事。

好的是,資本肯定能推動民宿行業更快發展;壞的是,蘿卜快了不洗泥,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破壞了民宿的品質和特色。在這種情況下,民宿將成為大公司講故事、資本圈錢、掮客圈地的手段,逐漸向精品酒店靠攏,而真正意義上的個體民宿在高昂的獲客成本之下將越來越難以為繼。也許正如范曉劍擔心的那樣:“情懷的載體被破壞,渴望自然和休閑的靈魂將無處可依。”
朵朵金花品牌創始人、大理州客棧民宿行業協會發起人趙金鳳說,近幾年來隨著鄉村旅游、全域旅游的發展,民宿客棧出現井噴式增長。個別單體民宿在特定環境和特殊時期的成功導致投資者、民宿主信心爆棚而引進資本快速擴張。各種新媒體、自媒體的活躍發展也促使一些民宿客棧大肆炒作成為網紅。
然而,這表面繁榮的背后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鄉村旅游基礎設施(道路、水、電、環保等)缺乏完善的配套,以及有些地域政策相對滯后于發展等矛盾逐漸凸顯,給民宿客棧經營者和投資人均帶來不同程度的困擾。而且,民宿/客棧主人、品牌連鎖店投資人的情懷、產品定位、產品特色、運營管理能力、核心競爭力、商業模式等是否能支撐持續發展與連鎖擴張是需要經過研究和市場檢驗的。我們讓情懷落了地,而是否能生根、開花、結果,卻是極其考驗民宿主人/投資人的資源匹配能力和綜合運營能力的。
洗牌不可避免
在這種冰與火并存的情況下,很多業內人士都認為,民宿行業的洗牌將不可避免。
“熙居酒店-城市度假系列”CEO任峻標認為,目前民宿行業賺錢的不多,賠錢的很多。開店的很多,轉店的也很多。因此,從2017年開始,民宿行業必定大洗牌。目前來看,有三種民宿在發展上有些走偏:一批民宿做成了小型奢華酒店,一批則是盲目跟風低門檻進入,還有一些是沒有主人特色和主營思路的,這些都會關門大吉。留下來的將是已經形成品牌和規模氣候的民宿。久棲連鎖創始人阿狼認為,2017年后民宿市場格局會更明確:業內熟手在資本操作下進行資源整合后的品牌擴張。他們之間在市場占有率上會進行較量。有性格的個體民宿不想失去自主權和情懷初衷而猶豫何去何從。退而求其次的選擇抱團取暖。具備用戶資源的資本也想憑借自己的優勢分一杯羹。只要能進入,各種合作方式都接受。在市場導向方面則群魔亂舞,各自找話題、找賣點來擴大曝光率爭取眼球。

趙金鳳總結說,2017將是民宿客棧業的分水嶺和轉折點。行業受到增量過快、政府政策不穩定、市場競爭大、資本力量等因素的影響和滲透,已在逐漸洗牌。優勝劣汰,或堅持或轉型或調頭或兼并……在埋頭苦干的同時我們也得抬頭看路。開放、融合、聯合、整合將是2017年后的行業發展主題。
“旅游+”產業鏈重塑生命力
面對洗牌,如何應對?資源共享整合恐怕才是出路。邂逅時光創始人羅智平說,隨著共享經濟的發展,連鎖資源共享整合是今年民宿業發展的方向。共享表現在兩大方面:一是民宿之間的共享整合。不同區域和特色的民宿通過合作聯盟等方式整合資源;二是民宿與其它旅游資源的整合,如民宿和當地旅游線路的整合、民宿和旅游租車的整合等,形成涵蓋“吃住行游購娛”的“旅游+”產業鏈。通過共享和整合,使游客享受更便捷、多樣的旅居選擇,同時使民宿互惠,將成為一個發展趨勢。
羅智平預測,針對前兩年持續下滑的銷量,民宿將不單是提供住宿和娛樂的地方。他認為,一個成功的民宿品牌一定是具有生命力的,如同人一樣,有穩定的性格、特點、朋友圈等。誰能堅持做好品牌及推廣,誰就能背靠網絡,從流量入口上贏得更多客源,誰就能得到游客的真正認可和親睞。(文/中國經濟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