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是什么樣的?“九萬里悟道,終歸詩酒田園”,與大自然親近是美好的;“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結交氣味相投的朋友是歡喜的;“天、地、人”三個字中蘊含著幾千年來中國人的精神密碼,在天地之中愛人,在田園中構建美好生活聚落,是真正的人間樂土。
曾經,我們生活在聚落之中,靠雙腳丈量生命的長度。如今,城市化的迅速發展,把人們困在鋼鐵森林,缺少了與自然的連接。

近幾年,鄉村旅游產業的復興伴隨著民宿產業的興起,為人們點燃了關于美好未來的想象。民宿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也讓鄉村振興成為共識。
2017年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為新時期中國民宿的發展帶來了新方向。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逐步增加,民宿行業的發展前景變得愈發明朗。
一方面,鄉村很美好,承載著詩和遠方的田園夢想。另外一方面,鄉村還不夠美好,有很多基礎設施需要去改善。鄉村的建設和發展需要新的理念引領,需要新的概念和產品去激活。

民宿助力鄉創復興
中國作為農業大國,其根基在鄉村。鄉村里面有宗族倫理的秩序,手藝風俗的繁盛,歸隱田園的閑適。中國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在鄉村一脈相承。
在全域旅游發展和中產階級崛起的大背景下,中國的鄉村成為承接城市居民品質化休閑度假需求的最佳載體。把握時代機遇,推動鄉村旅游發展與升級,已經成為城市和鄉村共同的訴求。
民宿作為一種舊鄉愁與新鄉土相結合的產物,被稱之為有溫度的住宿、有靈魂的生活,無疑是為鄉村旅游升級發展注入一劑強心針。
去年12月份,由中國旅游協會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分會發布2017年民宿產業發展研究報告中顯示:近年我國民宿客棧總量急劇增加,呈現爆發式增長。截至目前,預計達到20萬家,同比增長超過300%。在助力經濟增長、推動鄉村振興方面發揮著日益突出的作用。

民宿聚落漸成趨勢
民宿在發展火熱的同時,也逐漸遭遇瓶頸——同質化經營問題日益突出。中低端民宿本身投資小、門檻低,競爭者眾多。同時,服務內容的附加值較低,導致利潤空間小。
業內專家指出,隨著民宿群體與量級的不斷提升,未來民宿發展的整體趨勢,將從單一的精品民宿逐漸過渡到類似莫干山、烏村這樣的以民宿IP集群的產業形態。

民宿聚落,則可以充分借助優秀資源的高效融合。為解決單體民宿的痛點問題,提供新的解決方式。
通過將建筑和在地資源進行有效結合,從兒童滑雪場、滑草場到果園、露宿、草坪、戶外拓展、水療、禪修、日料、燒烤等,讓每一家獨立經營的民宿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經過不斷聚合、豐富業態,讓圈子越來越大,最終成長為一個產業生態閉環,從而成功吸引更多客源。新一代的民宿聚落注定成為廣闊地區“鄉村振興”的發展抓手,并呈現出與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結合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