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下過雨的午后,悶熱難耐的氣息總算得以增添些涼意,拐進行天宮附近巷弄內(nèi)的街區(qū),短短兩年內(nèi),這里從原先的單純住宅區(qū),漸漸成為新興美食咖啡戰(zhàn)區(qū),在路上隨意走著晃著,總能在某處街角發(fā)現(xiàn)亮點,而夏野豆行正是一間這樣令人充滿驚喜的咖啡店。

不到7平的空間,與其稱它是咖啡店,不如用里民聚集的喝咖啡集散地更為精準一些,坐落在街道轉(zhuǎn)角的夏野豆行,以木質(zhì)打造而成的咖啡空間和幾個散落在吧臺旁的高腳椅,讓路過的人總會朝這里看上一眼,「不少人以為我們是在賣炸雞排還是關(guān)東煮」被友人稱呼為「邱三歲」,同時也為掌柜的老板笑著表示,很難想象如今飄散著咖啡香和滿溢人情味的這間小咖啡吧,在一年多前可是間破敗老舊的修皮鞋店,為什么想落腳于此,「當初不經(jīng)意的騎車到這里,看到當下心中就有一股『就是這里了!』感覺油然而生」,一旁自稱為「小二」的合伙人(特此強調(diào)不是女友)補充:「他完全是靠感覺的人,當初所有人都跟他說不要,但他依然堅持就是這里」。


掌柜與小二,是他們對外的自稱封號,一個凡事先講求計劃,另一個憑內(nèi)心感覺,個性大相徑庭,看似搭不上線兩人,只因「想煮出好咖啡」這個共同興趣,毅然決然成為創(chuàng)業(yè)好搭檔。先前從事設計工作的小二負責店面規(guī)劃,兩坪大的格局不僅要塞下工作空間、各式?jīng)_煮設備,也因為掌柜堅持,一定要擺上一臺烘豆機,讓本就局限的室內(nèi)空間范圍縮得更小,為此夏野豆行一開始便以咖啡外帶吧為調(diào)性,企圖打造如同店名般,充滿夏日野性、宛若海邊小屋咖啡館的悠閑風情。那么現(xiàn)在放置在外面的四張吧臺椅子的靈感又是從何而來?他們笑說在里民們口耳相傳下,這里反而成了婆婆媽媽們聊天偷閑的好處所,一個能夠打入鄰里居民們內(nèi)心的日場居所。


「有特色的咖啡店家那么多,不差我們一家,我們只是單純地想把煮咖啡這件事做到自己滿意」,確實,蔚為顯學的現(xiàn)代特色咖啡館當?shù)溃欢u弄各式情懷風情的店鋪,反倒讓本該是主角的咖啡滋味成了其次,與其開一間吸引人們前來打卡的咖啡店,倒不如打造一間能貼近家常生活,有著濃厚「人情味」的小咖啡吧,「先前他身體有些狀況歇業(yè)一段時間,當?shù)曛匦略匍_張時,那些定期光顧的媽媽們就很熱心地來關(guān)心,甚至送一些補品來」小二說道,這是他們開店前未曾預料到的溫暖風景,對他們來說,能用一杯咖啡溫暖客人的心,是最幸福也最好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