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百花齊放的浙江民宿結出累累碩果,讓美麗鄉村建設成果轉化為“美麗經濟”,讓鄉村“沉睡的資源”轉化為發展的資本,綜合帶動了鄉村生態、文化與經濟和諧發展,有力地促進了鄉村振興。可以說是,民宿發展美了環境、活了文化、旺了鄉村。
一個民宿就是一面高高飄揚的旗幟,引領當地鄉村發展,帶動當地百姓致富。鄉村振興的核心要義是人的回歸、文化復興、理念提升。民宿發展對這三方面都可以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梢哉f,民宿為城鄉統籌、區域統籌架設了一座橋梁,為鄉村發展帶來了人流、資本、信息、理念、文化和發展希望。
鄉村是人與自然有機結合的產物,如果說淡竹鄉是從自然環境入手,那么麗水市松陽縣則是以人居環境為切入點,留住鄉土風貌。
松陽縣四都鄉西坑村,保留了12幢清代古民居、祠堂等古建筑以及30余幢民國至上世紀70年代的民居。前些年,隨著村里年輕人外出打工,留存下來的古民居人去樓空,逐漸殘破不堪。
在這樣的背景下,在外地從事長途運輸工作的西坑村村民丁永長回到了家鄉,與合伙人谷增輝一起,將自家和租來的幾棟老房子在保持老屋原始風貌的前提下進行設計改造。2016年4月,“云端覓境”精品民宿誕生并迅速火爆。在正式營業之前,十幾間客房已全部被預訂完。
與西坑村類似,松陽縣越來越多的古屋正以民宿的形式得以重生,民宿發展在松陽古村落保護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因為民宿,黃泥老墻、青紅瓦片煥發了新的活力。
浙江民宿發展得益于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打下的環境基礎,也促進了鄉村生態環境的改善。要發展民宿,當地必須要進行環境整治,既要確保民宿圍墻內部干凈整潔,又要做到整體環境和諧美觀。正是民宿的發展,讓當地百姓看到了綠水青山的經濟價值,增強了百姓的生態環保理念和可持續發展意識,促進了鄉村環境的改善,也讓游客體驗到了鄉村的生態美景,增強了游客的環境保護意識。
如今,浙江民宿不僅留住了鄉村原始風貌,為鄉土文化的存續提供了土壤,還成為文化展示、傳播和交流的重要窗口。浙江在民宿發展中融入鄉土文化,創造出特色業態、特色產品等,以互動體驗的方式傳遞鄉土文化的精神內核,既帶活了鄉土文化,也提升了鄉村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鄉村旅游。
正是因為民宿經濟的火熱發展,讓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鄉村的發展前景,讓外出務工的青年返鄉就業,城市年輕人下鄉創業,企業家回鄉興業,據統計,浙江全省至少有2000名大專及以上學歷的店長管理經營著民宿,全省首批122家精品民宿戶均從業人員8.33人。
民宿為鄉村帶來的不僅是人才,大量資本、技術、信息、文化、理念等要素也向農村流動,為農村發展注入新鮮血液。湖州市德清縣莫干山鎮吸引10多個國家的友人來此興建民宿,“洋家樂”聲名遠播;麗水引入VR技術對民宿進行拍攝,讓散落鄉間的民宿得以用更立體、現代的姿態與游客見面;浦江新光村把創客工場搬進百年古宅,打造出“旅游+互聯網+農業+創客”的“浦江模式”。
浙江省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民宿是新時期浙江鄉村振興的重要業態。發展民宿有利于鄉土文化的存續和弘揚,既留住了鄉村的核心吸引力,又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基礎,成為浙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