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旅游綠皮書:2022-2023年中國旅游發展分析與預測》。
全書針對年度主題設置“旅游新熱點”、“行業新動向”和“企業新探索”三個專題,邀請專家從不同角度進行全面分析。在“行業新動向”篇,重點探討酒店集團、共享住宿、研學旅行等細分行業以及行業營銷、資產證券、產品升級等不同方面的問題。重點包括:
1、民宿和露營成為旅游市場亮點
就民宿來看,民宿旅游產品與服務供給取得長足進步,鄉村民宿駛入品牌化發展車道。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鄉村民宿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部署了5項重點任務。
此前,全國旅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公布了全國首批甲級、乙級民宿名單,共認定全國31家民宿為甲級旅游民宿、27家民宿為乙級旅游民宿,提供了民宿消費選擇的重要參考,為民宿行業品牌化發展發揮了標桿和引領作用。
就露營來看,露營產品和服務質量穩步提升,進入高景氣發展周期。以露營為代表的近途游和“微旅游”受到市場追捧,顯示出可觀的市場前景。
就供給側而言,提高露營產品品質成為核心政策取向,充分利用存量空間和現有場地成為開發露營旅游資源的首要抓手。就需求側而言,在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個性化、差異化、多層次旅游休閑需求的同時,倡導并推廣“無痕露營”,鼓勵低碳環保、親近自然的綠色文明露營行為。
2、下沉市場成為共享住宿的新領域
《綠皮書》專題報告撰稿人牛阮霞指出,國內共享住宿發展初期,以途家、小豬民宿、木鳥民宿為代表的共享住宿平臺重點深耕一二線城市的短租市場。
《綠皮書》分析認為,近幾年,共享住宿平臺紛紛布局下沉市場。木鳥民宿2021年度數據報告顯示,三線以下城市用戶占比接近40%。小豬民宿依托鄉村地區的自然資源和風土人情,積極打造鄉村民宿集群項目,并聯合飛豬、百度地圖進行鄉村民宿的品牌推廣。途家通過“共享農莊”以及緊跟攜程的“度假農莊”項目,積極拓展鄉村民宿市場。
《綠皮書》強調,未來,三四線城市及鄉村地區將成為共享住宿企業戰略轉型的重點區域,主要原因有四點。
首先,經過十年的發展,一二線城市的流量紅利逐漸消失且監管政策越發嚴格,三四線城市及鄉村地區成為共享住宿平臺存量競爭的新藍海。
其次,三四線城市及鄉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的逐步提升,為旅游消費升級背景下人們的出行提供了更有力的條件保障。
再次,國家政策引導相關資源向鄉村流動。鄉村民宿通過盤活農村閑置資源、用活農村閑散勞力,成為增加農民收入、改善鄉村風貌、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共同富裕的新興業態,與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同頻共振。因此,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支持鄉村民宿的發展,這是共享住宿企業布局下沉市場的重要支撐。
最后,疫情發生以來,受各地防控政策的影響,人們的出游半徑逐漸縮小,出行需求呈現“長途弱、周邊強”的趨勢,城市周邊的鄉村地區成為疫情下滿足人們旅游需求的重要選擇。
3、冰雪旅游將呈現六大趨勢
一是產業融合化。冰雪旅游形成了一條龐大的產業鏈,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冰雪+體育”“冰雪+制造”“冰雪+地產”“冰雪+會展”“冰雪+親子”“冰雪+教育”等。未來將形成冰雪文化、冰雪演藝、冰雪服飾、冰雪裝備、冰雪研學、冰雪養生等各類“冰雪+”融合發展模式。
二是運營全季化。四季化運營將成為冰雪景區發展的必然選擇。目前各冰雪旅游地結合春季踏青團建、夏季避暑度假、秋季觀景攝像等主題,輔以各類賽事、研學教育、休閑露營等,力爭突破季節限制,實現向全季經營模式的轉型。
三是市場年輕化。《中國冰雪旅游消費大數據報告(2022)》顯示,在整體冰雪旅游消費人群中,“80后”和“90后”占比約為86%,2021-2022冰雪季參與冰雪旅游的“90后”和“00后”已占總人數的60%,年輕一代必將成為未來冰雪旅游市場的主力軍。
四是主體大眾化。南方地區眾多室內滑雪場、室內冰場、室內冰雪樂園的涌現,突破了自然條件制約和空間地域的限制。冰雪旅游本地化、周邊化趨勢顯著。同時,室內外滑冰、寒冬溫泉、冬日戲雪等活動受到了全國人民的喜愛。短途旅游、周末旅游成為冰雪旅游的重要出行方式,冰雪旅游必將朝著大眾化、普及化、全國化方向前進。
五是影響國際化。借助舉辦北京冬奧會的東風,依托高水平的滑雪運動設施和高品質的旅游度假服務來打造具有世界知名度的滑雪旅游地,進而形成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滑雪旅游度假地體系,促進了冰雪旅游業向規范化和國際化發展。
六是發展數字化。目前,數字經濟主要間接作用于勞動力、技術等生產要素來推動冰雪運動產業發展。各地政府正在積極嘗試與互聯網企業展開合作,建設數字化冰雪旅游項目,促進冰雪城市的建設和經營。隨著數字經濟國家戰略的深入推進,冰雪運動產業與數字經濟將會產生更緊密的聯系,實現信息資源高度共享,達到資源優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