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由廣東省綠盟公益基金會、佛山市泛家居企業聯合會、佛山市室內設計協會聯合主辦,以“家居新風尚·佛貨鄉村行”為主題的第六屆佛山綠色建筑家裝交流博覽會暨“鄉村家居設計佛山五區行”公益聯合行動發布會在禪城紫南村舉行。主辦方希望積極發揮佛山深厚的泛家居產業底蘊,加大對鄉村市場的服務力度,通過“設計引領、科技帶動、文化導入”等理念,在滿足廣大村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的同時,為自身產業帶來勃勃生機。
“我們希望通過本次活動,能夠帶動泛家居產業下沉到鄉村市場,讓更多的鄉村用上佛山‘好貨’,實現‘有家的地方,就有佛山制造’,推動泛家居產業、設計行業與鄉村有更多的對接,為建設鄉村高質量生活注入新動能。”佛山市泛家居企業聯合會執行會長馬文瑞表示。
全新綠交會“瞄準”鄉村生活
“這是佛山綠交會的一次全新嘗試,我們把目光聚焦到鄉村上,希望通過好的設計和產品,去真正改變鄉村的生活。”廣東省綠盟公益基金會秘書長李倩說。
據了解,2014年佛山市泛家居企業聯合會和綠盟公益聯合發起“佛山綠色建筑家裝交流博覽會”,五年多來綠交會整合包括陶瓷、家具、建筑、裝飾、建材、設計、智能化家居在內的幾十個產業鏈資源,在低碳、環保、健康、自然等綠色主題下,展現當年綠色建筑家裝最新成果、最新趨勢和最新應用,成為每年消費者、家裝企業、開發商多方受益的綠色家裝盛事。
此次綠交會在紫南村舉行,是該大會首次以鄉村為主會場舉辦。這個變化的背后,是綠交會其核心定位的一次重要轉變,聚焦鄉村振興,帶動佛山泛家居產品下沉鄉村市場。
馬文瑞表示,由于機制、素質、管理等很多方面原因,使得鄉村的基建和環境改造等在相當程度上存在“水平低、質量差、審美弱、不可持續”等問題,跟不上國家“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村民也很難享受到城里人的高質量生活。
綠交會聚焦鄉村,并不是傳統形式上的將展銷會帶到村民的家門口。“設計引領”成為本次綠交會的重要主題之一,在佛山市室內設計協會的加入下,大量佛山優秀額家居設計師參與其中,通過主題演講、《用設計引領家居新風尚,讓鄉村生活更美好》圓桌論壇等方式,向鄉村傳達設計理念。
不僅如此,綠盟公益更希望能夠將“設計引領”落到實處,借助本次綠交會的“轉型”,正式啟動“鄉村家居設計佛山五區行”公益聯合行動,通過“鄉村公益設計師”、“鄉建學堂”等形式,讓設計走進鄉村、扎根鄉村,通過設計與產品聯動,真正改變鄉村建設和鄉村生活。
“鄉村的集體公共空間建設和村民們的居家環境改造,除了需要質優價廉的優質產品外,需要較高水平的‘設計、科技和文化’的導入,這一切都體現了村民們追求高品位的生活水準的要求,體現了村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李倩說。
家居設計走進佛山鄉村
與往屆綠交會不同,本次大會還在禪城的南莊羅南村和張槎蓮塘村開設分會場,通過“鄉建學堂”的形式,把整體家裝、裝配式建筑等綠色、科技和文化概念落地到廣大的鄉村,提升鄉村建設的治理。這也是“鄉村家居設計佛山五區行”的重要內容之一。
當前,設計在全國范圍內已是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的熱門領域。今年11月,蘇州正式推行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設計師駐村服務制度,讓設計師直接駐扎在鄉村,確保鄉村建設的文化、科技和生活元素穩定在較高水平上。而2019FA青年室內設計師獎同樣將目光聚焦在鄉村,推出中國鄉村振興實踐性設計大賽。
在本次綠交會分會場的“鄉建學堂”上,佛山優秀的室內家居設計師以“課堂、研學、創造性活動”等形式,與村民們分享“新鄉居、新空間、綠色低碳產品”概念,成為佛山鄉村建設的創新內容。
“我們是各位村書記、村長、河長的公益助手,致力于成為‘鄉村建設的陪伴者、聯結者,村民的好朋友’,與鄉村和村民打成一片,連為一體,這也是‘鄉建學堂’的宗旨之一”李倩說。
據悉,“鄉建學堂”是綠盟公益正在踐行的公益服務項目之一,目前已在佛山多個鄉村舉行,主題涉及鄉村建設的多個方面,主要是向村民分享鄉村建設的理念,力求在思維上與村民達成共識。
據介紹,綠盟通過“鄉建學堂”以“課堂、研學、創造性活動”等形式,積極推動鄉村的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與維護。從2020年起,綠盟將繼續完善“村水村治”模式和“鄉村公廁”模式。
禪城確保鄉村喝上放心水
鄉村優質生活,在設計之外,更需要空氣、水源等環境整治的保障。
事實上,禪城區高度重視水源地保護,自2018年起多措并舉,推進飲用水水源地綜合整治工作。經過兩年的持續攻堅,水源地環境得到改善,水質保持常年達標,并持續高質量穩定供水。
據介紹,兩年來,禪城區內沙口(石灣)水廠水源地、紫洞水廠水源地兩個水源地的水質均穩定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評價標準要求,達標率保持100%。
禪城區加強飲用水源保護區標準化建設工作。以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為契機,安排專項經費,對飲用水源保護區標準化設施建設進行完善。在紫洞水廠、沙口(石灣)水廠水源地分別新建了6.2公里和1.8公里高標準生態圍網。
今年11月,佛山市生態環境局禪城分局還組織開展飲用水源保護區周邊環境隱患風險評估工作,重點對禪城區兩個水保區周邊的風險點和污染源進行排查并分析其影響,提高風險防范能力。對近年來保護區發生過的突發性環境事件進行回顧分析,并更新禪城區飲用水源專項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優化應急機制。
此外,禪城區還印發了《禪城區飲用水源保護區環境保護長效監管工作方案》,與4個鎮街和6個職能部門簽訂《飲用水源保護區長效監管責任書》,并由市生態環境局禪城分局、南莊鎮政府、張槎街道和石灣鎮街道辦事處、市水業集團簽訂了《禪城區進一步加強水源保護區環境保護工作三方協議書》,從多方面保障飲用水水源地綜合整治工作。
兩年來,禪城水源地整治工作成效顯著,兩個水源地的水質均穩定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評價標準要求,達標率保持100%。下一步,禪城區將化鼓勵為動力,一如既往地做好飲用水源保護工作,讓市民喝上放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