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旅游局確定將浙江作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創建單位。時至今日,從免費開放西湖景區,到創建百個兼具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鎮、百個旅游風情小鎮和1萬個A級景區村莊,浙江省域大景區、省域大花園又有了更為縱深的意義。
全域旅游之于浙江,是一條漫漫探索之路。
“2002年,西湖‘拆除圍墻’,免費向市民和游客開放。接下來的15年里,西湖成為享譽海內外的時時處處可旅游的共享之地,這可以說是我省推進全域旅游的最初探索。”省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全省陸續出現烏鎮、桐廬等點上的“旅游全域化”實踐后,在2014年的全省旅游發展大會上,浙江提出要把全省當成一個大景區來謀劃打造,這契合了我省正在打造“全域旅游示范省”的努力。

相較于景點旅游,全域旅游是針對旅游需求側變化的一次供給改革,主動打破空間限制,為游客提供全過程、全時空的旅游體驗。但要從“一處美”到“一片美”、從“一時美”到“持續美”,光有景區的參與還遠遠不夠。
“浙江相繼推出全域旅游示范縣(市、區)創建,在全省范圍內打造百個旅游風情小鎮,這些都是全域旅游推進的深化與拓展。我們認為,打造全域旅游示范省,關鍵在縣(市、區)、落點在縣(市、區),只有各個縣(市、區)百花齊放,才能全省滿園春色,”該負責人說,“那么,縣(市、區)的基本支點又在哪里呢?在村,萬村景區化建設是全域旅游的基礎性工程。試想,如果萬村景區化實現了,那么這些縣(市、區)作為全域旅游目的地的要素也就具備了。當下,我省的全域旅游探索已經進入了‘村’時代。”
留住鄉愁:推進“浙江旅游風情小鎮”建設
2017年1月,浙江全域旅游迎來一件重大“政事兒”—首批“省級旅游風情小鎮”創建名錄公布。旅游風情小鎮,對于大多數浙江人來說是一個新名詞,在全國旅游產業內同樣也是首創。風情小鎮不同于特色小鎮,從主體上來說,它并非是全新創建的綜合體,而是有行政建制的鄉、鎮、街道;旅游風情小鎮能給予游客更完整的鄉愁以及更多元化的鄉村旅游體驗,是一個彰顯鄉土風情、人文個性,充滿風采、意趣、韻味的新型鄉村旅游目的地。
旅游風情小鎮是2017年浙江省旅游發展重點,《浙江省旅游風情小鎮創建工作實施辦法》提出,計劃5年左右在全省驗收命名約100個民俗民風淳厚、生態環境優美、旅游業態豐富的省級旅游風情小鎮。

首批省級旅游風情小鎮創建名錄
杭州:余杭塘棲鎮、淳安姜家鎮
寧波:慈溪觀海衛鎮(鳴鶴古鎮)、象山石浦鎮、寧海前童鎮
溫州:蒼南礬山鎮、泰順泗溪鎮
湖州:德清莫干山鎮、湖州南潯鎮
嘉興:桐鄉烏鎮鎮、嘉善西塘鎮
紹興:柯橋安昌鎮、諸暨趙家鎮
金華:義烏佛堂鎮、蘭溪諸葛鎮
衢州:江山廿八都鎮
舟山:嵊泗五龍鄉
臺州:溫嶺石塘鎮
麗水:龍泉竹垟畬族鄉、遂昌王村口鎮、松陽西屏街道(松陽老城)
以旅游風情小鎮為代表的創優項目對于推進浙江鄉村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旅游提質增效、推動全域旅游大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探索價值。(文/浙江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