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百年百鎮百夢“主題夢想珍藏儀式在浙江省檔案館新館舉行。現場展示了20個鄉鎮的主題夢想和部分藏品。這些來自各個鄉鎮的藏品,有這些鄉鎮悠久歷史的寫照,也有鄉鎮的特產,當然也少不了鄉鎮的一些習俗。
“兩年多來,我們的生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目前梅渚正全力打造新興產業集聚區,啟動了省級智能裝備小鎮建設,工業投資近40億元;同時,全力打造生態旅游體驗地,挖掘旅游資源。”蔡立君告訴記者,每年鎮上會舉辦年味節,直播春晚大家一起看,“物質生活的改變才有了精神生活的追求,村民的生活水平已經和兩年前大不一樣。”

儀式上,梅渚鎮展示的實物是非遺手藝——梅渚剪紙。由老藝人黃菊香制作的喜迎十九大剪紙,長19米,包含了56個民族的人物肖像。一把小小的剪刀,一張薄薄的紙片,手指間看似不經意的舞動,紙屑隨著飛舞的剪刀繽紛灑落,一幅精美的圖案便躍然紙上,這就是梅渚剪紙。“依托剪紙、十番等省市非遺,我們也同時推進傳統文化產業化發展,初步形成了鄉村記憶館、非遺館等一批特色文化陣地。”蔡立君介紹。
和梅渚鎮的剪紙作品一起展出的還有其他19個鄉鎮的實物,這些實物都代表了各個鄉鎮的特色。
慶元縣舉水鄉的廊橋頭飾展示了該鄉鎮的悠久歷史。該頭飾來自當地自編自演自排的“月山春晚”保留節目——《農活秀》之中,每一年的農活走秀都能見到農民模特頭頂廊橋、香菇等道具,手拿出頭鐮刀等農具上臺走秀,百姓喜聞樂見。

杭州蕭山區河上鎮展示的是蕭山紅石。記者了解到,蕭山石產于蕭山區河上鎮偉民村的西山上,該類石頭形成于7億年前,色澤紫紅,金石味足,硬度適宜,刀感好,拋光之后神韻端莊,為雕刻的上品,其獨有的紅色常被稱為“中國紅”。早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蕭山紅石作品就曾作為國禮贈送給尼克松、金日成等外國領導人。


云和縣緊水灘鎮展示的竹編作品《不忘初心》更是展示了老云和人的勤勞和淳樸。該木制玩具作品的內容由水桶、石磨、竹籃、蒸籠、打稻機等生活生產用具構成,充分體現了老云和祖輩生產生活文化。
另外,溫嶺市新河鎮、龍游縣湖鎮還展示了長嶼石花窗、紅木作品富貴凳等當地的特色產業。

浙江省檔案局(館)長劉蕓在珍藏儀式上表示,百姓夢、家庭夢、鄉村夢,小夢想連接著“中國夢”這個大主題,忠實記錄了浙江小康社會建設的過程,見證夢想的實現之路。這種形式的珍藏彌足珍貴,意義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