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中國旅游+新型養老產業融合發展峰會”上,家學者們得出共識,旅游產業與養老產業的融合發展,目前已成為中國一個快速發展的產業模式,并將以極大的潛在消費能力而成為中國經濟今后新的增長點。那么旅游養老是什么?它的發展狀況怎么樣呢?由中國社區網為您整理分析。
什么是旅游養老
所謂“旅游+養老”是近年來中國不少都市老年人旅游的新方式。這種旅游不同于通常旅游那樣游覽景點,而是少則一周半月,多則超過半年的在一地旅游居住生活,融合度假、休閑、養生、觀光等旅游形式于一體。

旅游養老的分類
候鳥型,顧名思義,老年旅游者如候鳥一樣,在相應時段選擇短期移居到不同的地域,這被業界普遍認為是旅游養老最為常見的一種類型。自然風景優美、環境宜人是能否成為這類養老旅游者所選目的地的重要指標。比如,冬季避寒去海南、廈門等溫暖地帶;夏季避暑去大連、青島等北方濱海地區。
鄉村型,郊區鄉間清新的空氣和幽靜的山林、田野,能夠滿足很多老年旅游者親近自然、崇尚養生的生活追求。鄉村型養老旅游是一種特殊的旅游形式,選擇這種形式的老年人多數會與村中農戶簽訂一個較長的居住協議,在國內的崇明島和浙江天目山都能找尋到農家養老旅游項目。
周游型,選擇此類型的代表人物多為旅游達人。老人結伴,以自助游的形式,游覽世界各地,一同去看廣闊的大千世界。如已年過花甲的老人--張廣柱和老伴王鐘津,他們笑稱在路上找到了"二次初戀"的感覺。
我國旅游養老現狀
旅游養老市場廣闊
根據國際通行的人口老齡化社會標準,我國在1999您就進入了老齡化社會,2012年底我國60歲以老年人口已達1.94億人,國家衛計委預測,到2020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達2.55億左右,占總人口的17.8%左右。近年來,各地政府都加大了養老保險制度推行力度,再加上子女們的支持、充裕的時間等因素都為異地旅游創造了條件。我國旅游養老市場潛力十分巨大。
各地加大對養老機構的投入
近年來,養老機構在數量、規模、設施設備、服務水平等方面有了明顯提高。一方面,各地政府加大了財政投入,興辦養老服務業;另一方面,民政部等10個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意見》,鼓勵社會資金以多種方式,興辦養老服務業。民營經濟的加入為旅游市場帶來活力,各地養老產業發展迅速。

受到“新派”老人追捧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發生變化。傳統旅游方式節奏快、費用高,而旅游養老時間安排寬松,很適合老年人。特別是旅游養老可以通過購買本地養老機構的養老服務,與異地養老機構進行服務置換來實現。因此受到越來越多老年人的喜愛。
旅游養老之我看
中國旅游協會原秘書長李維瑜坦言,旅游已經從行業變成產業,旅游式養老就是其中一個方面,"要讓老年朋友走起來,從中國走向世界,讓我們這抹夕陽成為最靚麗的一道風景"。
北京工商大學旅游營銷系主任張運來表示,要從養老的視角來看待“旅游式養老”。“旅游式養老對目的地的氣候和環境舒適度、交通、醫療有較高要求。”張運來認為,旅游式養老是把旅游活動和養老有機結合的新型養老模式,是以旅游的形式實現養老,“它重點強調的是過程,要通過旅游的形式來豐富養老生活。”
家住洛陽路的張雨辰說:“每年入冬后父母就會飛到三亞過冬。老兩口的退休金除去去海南過冬的費用,還剩下一半。此外,這兩年兩位老人從三亞回來時,中途還會在廈門或者蘇杭等地旅游度假,剩余的退休金也完全夠兩個老人游玩。我們兒女不用讓老人們操心,我們就想父母高興就行。”
結語:
旅游養老的理念就是好好活,慢慢老。老年人不僅追求生命的延長,還需要追求在生命體驗、生命質量提升。在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的基礎上,也要老有所樂,從“養老”向“享老”轉變。年輕時向往的詩和遠方,現在都給你。世界那么大,想不想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