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的異體字是“寏”,形聲字。《說文》:“竇,周垣也。從心,奐聲?!薄队衿罚骸霸?,周垣也。亦作寏?!薄稄V雅》:“院,垣也?!薄对鲰崱罚骸坝袎υ辉??!碑敗霸骸苯栌米鳌皩~”時,其義即引申指圍墻或包括圍墻房屋在內的院子。金文中“寏”寫作“①”,篆文寫作“②”,二者變化不大,它的字形其實就是一個院落的構形:立在穴居之上的人和毗鄰穴居的草木,被圍合在房舍中間。
最初的地上居住建筑和“院”是共為一體的。陜西西安東南半坡村發掘的一處原始氏族聚集的住宅遺址,其平面布局就是一個以“中”為方位的向心式院落。陜西扶風鳳雛村發掘的一處西周院落遺址,距今已有三千一百八十多年的歷史。這里的房屋布局呈相當嚴整的四合院形式,是目前已知的四合院最早實例,有“中國第一四合院”之稱。四川出土的一塊漢代貴族住宅畫像磚上,清晰地展示出一幅形象逼真的宅院圖,它有左右前后三個院子,有主院、附院和跨院,每個院子都被圍廊分隔為一個“廊院”。敦煌莫高窟壁畫中,也有不少反映唐宋院落住宅的壁畫。民宅以外的其他的建筑類型,諸如宮殿、宗廟、陵寢、寺觀等,實質上是民居院落的擴大和延伸。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的傳統建筑文化就是院落文化。
香港學者趙廣超寫有一本《不只中國木建筑》的書。書中有專門一章是“說院”的,其中一則題為《院賣識家》的廣告令人叫絕。引述如下:“三進四合院占地兩畝有余主屋寬敞/從屋十八間一律清水瓦脊方正平整/特別適合代代同堂者一享倫理親和融融樂也/人丁旺盛者可隨意順序擴建/合院外墻堅固封閉門禁深嚴鬧靜得兼/對外為府上私家天地/對內則全乃閣下私家廣場/內院深幽寧靜為女眷加設魚池花卉秋千瓜棚/進進日照風足林木扶疏滿庭綠陰/或攻讀休憩或工作曬曝適隨尊便/對院屏門皆活動橘扇方便宴會節日/大擺筵席至為體面/另:全國南北,凡一顆印、三合院、四合院以至大型府第者,垂詢指正,無任歡迎。”
作者用感性的筆觸所擬寫的這則詼諧幽默的廣告,平易而又生動地道出了他對中國傳統建筑中有關院落的獨到見解:
院落式民居遍及“全國南北”,分布地域之廣為其他任何民居類型所不及,“一顆印、三合院、四合院以至大型府第”,院落形態的自由演繹,共同形成了中國民居大合唱,而它的主調就是“院”,這說明它的廣泛適應性。
院落式民居作為家族社會倫理觀念的物化產品,“特別適合代代同堂者一享倫理親和融融樂也”。院落空間實質上就是倫理空間。
中國木構建筑個體單元的防衛能力很弱,而“合院外墻堅固封閉門禁深嚴”,則大大增強了組群建筑的整體防護戒衛功能。
相對于外部環境來說,一組院落也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生態環境體系。“內院深幽寧靜為女眷加設魚池花卉秋千瓜棚/進進日照風足林木扶疏滿庭綠陰/或攻讀休憩或工作曬曝適隨尊便”,在這里,院落已是一個小型自然保護區,它有精心培植的觀賞花卉,也有構陰的樹木和瓜棚,還有既可觀賞又能調節小氣候的魚池。
通過自覺引入自然,令自然生態受不到半點委屈,以實現對“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這種生態觀是中國人居住文化的獨創。
以上就是這則廣告所兜售的具有巨大潛能的“院落文化”。作者又進一步表述:“院子其實就是將天地劃了一塊放在家里,一個可以讓樹木從家里向天空生長的'房間'。水墨畫的最高境界是用筆觸在宣紙上表現沒有筆觸的空白·····,四合院的中央就是一個沒有房屋的“空白'院落。一本《宋詞》,寫盡滿庭芬芳,總是環繞著一個深字。庭院深深,外國人慣稱中國庭院好像開啟不完的匣子,開完一個又一個,進入一個院又一個院,好像走在一卷橫幅畫軸里。信步閑庭,層層進深,一下子寂寞梧桐,一下子星落如雨?!边@就是院落在審美上帶給我們的獨特意蘊。
院的圍合形式千姿百態。單就其平面組合而言,大體可分為“串聯”式布局和“并聯”式布局。串聯是縱向組合,有一進院、二進院········五進院;山東曲阜孔廟竟有九重院落;并聯為橫向組合,由多條縱向軸線并列而形成多個“路院”,有一路院、二路院......五路院,北京故宮有所謂東六宮、西六宮、東五所、南三所,采用的就是典型的并聯式布局。當然,也有串、并聯交錯組合而成的院中套院布局,山西有些官商大宅,院落縱橫,有主有從,大小不一,有“天下第一院”殊榮的靈石王家大院,在總面積達15萬平方米的范圍內,五堡三巷一條街,大小院落竟然有123座,真可稱得上是超級大院了。
我國已故建筑學家梁思成先生,也曾對我國傳統建筑的院落發表過精辟見解:“最初的庭院,顯然是基于群居和自我保衛。城邑出現之后,庭院的外墻就主要是用來劃分內外公私。古代的宮,本身就是個城,唐宋之后,城內的宮就縮小變成小組的庭院······揚棄城邑的防御性,保留廡內里的鑒謐寧靜,予居住者在庭院內的‘戶外生活’。”(《凝動的音樂》)由“群居”到“城邑”、“宮殿”,再到“小組的庭院”,說到底,一所民宅,一組宮殿,一座城市,只不過是一個院子的不斷擴大而已。這一點是西方建筑所望塵莫及的。
院落深深的背后是深厚文化的沉淀,是令人心醉的藝術氛圍。在先輩文人雅士的筆下,一座院子的意境特別叫人回味?!巴ピ荷钌钌顜自S?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宋歐陽修《蝶戀花》)“深院月明人靜?!?宋司馬光《西江月》)“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南唐李煜《搗練子令》)“庭院靜,空相憶。”(宋辛棄疾《滿江紅》)“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臺?!?唐白居易《宴散》)“蕭條竹林院,風雨叢蘭折?!?韋應物《燕居即事詩》)在近代的新詩中,集詩人、建筑家于一身的才女林徽因,也曾寫過一首題為《靜院》的新詩:“你說這院子深深的——美從不是現成的?!眱H僅這開頭的兩句,就已將“院子”的一“靜”一“深”抒出筆端,其境界之美妙著實令人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