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即將結束,在這一年中建筑業改革之舉不斷,重磅文件接連發布,每一項改革都與建筑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息息相關。現在來為大家盤點2017年都有哪些影響建筑業的重大政策。
1、特級資質標準大變,園林等部分資質類別取消
6月份,在住建部公布的最新的《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標準》(征求意見稿)中,相比舊版本,取消/降低了對企業注冊資本金和納稅金額、員工隊伍、工法/專利、獎項、標準、承包范圍等的要求,提高了對企業經營業績、信用水平、技術創新等方面的要求,更加重視企業的核心能力建設。
在資質類別上,今年有不少的建筑資質取消、合并,也有不少資質或將被取消,4月份正式取消城市園林綠化企業資質,9月份取消工程咨詢、地質勘查等一批資質,11月份在住建部發布的《關于培育新時期建筑產業工人隊伍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提到取消建筑施工勞務資質審批,設立專業作業企業資質,實行告知備案制。
在資質管理上,10月份,住建部同意浙江實施勘察設計企業資質“智能化審批”試點,11月份決定在北京、上海、浙江3省(市)開展建筑業企業資質告知承諾審批試點,試點工作將從2018年1月起正式推行。
2、招投標變革風起云涌,“修法”工作迎來落實
2017年從中央到地方,招投標變革相關文件層出不窮,各地對招投標活動中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更是連出重拳。2月份,發改委等六部委聯合印發《“互聯網+”招標采購行動方案(2017-2019年)》,明確提出“2017年,依法必須招標項目基本實現全流程電子化招標采購。2018年,全面實現電子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交易平臺、監督平臺,與其他信息平臺互聯互通。2019年,實現全國電子招標采購系統互聯互通,全面發揮監管作用”,并鼓勵民間招標投標交易平臺、強調破除市場壁壘。新版《建筑工程設計招標投標管理辦法》于5月開始施行。
8月份,發改委對《關于修改〈招標投標法〉〈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的決定》公開征求意見,業界呼吁多年的“修法”工作迎來落實,征求意見稿中明確了“最低投標價”評標方法的適用范圍、鼓勵電子招標投標、評標委員會可直接確定中標人等內容。

3、全方位、無死角規范PPP項目,民企或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2017年以來,中央連續下發PPP規范性政策,財政部等六部委《關于進一步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的通知》(簡稱“50號文”)、《財政部關于堅決制止地方以政府購買服務名義違法違規融資的通知》(簡稱“87號文”)對地方政府違規舉債融資行為的管控不斷加碼;財政部《關于規范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管理的通知》(簡稱“92號文”)以項目庫為抓手,對新入庫和已經入庫項目分別提出嚴格的入庫標準,明確了七大紅線;特別是針對央企參與PPP業務存在的問題,國資委專門下發《關于加強中央企業PPP業務風險管控的通知》(簡稱“192號文”),明確提到央企要審慎開展PPP業務,明確自身PPP業務財務承受能力的上限,對PPP業務實行總量控制。
在一片規范限制的風向下,民資卻突破重圍,或將進入黃金發展機遇期,在國務院辦公廳9月份印發《關于進一步激發民間有效投資活力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后,時隔僅兩個月又出臺了《關于鼓勵民間資本參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的指導意見》(簡稱“2059號文”),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參與PPP項目,未來PPP競爭格局或將發生重大變化,央企和國企獨大的局面有望在未來打破。
4、強化個人執業資格,掛證頻遭重創
進入2017年,住建部、人社部加大了對職業資格證書的監管和審批。7月份,住建部發布了《注冊建造師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對已執行10年的《注冊建造師管理規定》進行了修訂;9月份,人社部正式公布《國家職業資格目錄》,將職業資格納入國家職業資格目錄,實行清單式管理,目錄之外一律不得許可和認定職業資格;11月份,人社部印發《關于在部分系列設置正高級職稱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目前未設置正高級的職稱系列均設置到正高級,共涉及工程、會計等11個系列。
同時,國務院高度重視治理“掛證”工作,為落實國務院要求,人保部印發《關于集中治理職業資格證書掛靠行為的通知》,部署打擊住建、環評、藥品流通、專利代理、消防等領域職業資格證書掛靠問題。隨后多部委也對外公開“掛證”問題舉報受理聯系方式,各地方省份紛紛對“掛證”重拳出擊。即將到來的社保全國聯網也將導致很多掛證人員不再能夠掛證,同時一證多項目掛的情況也將越來越難,掛證或將成為歷史。
5、實施建筑用工改革,大力打擊拖欠
從建筑用工改革,到勞務實名管理,再到推進施工單位參保,2017年圍繞“農民工”出臺的政策文件,應當成為建筑施工企業關注的重點之一。3月份,人社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建筑業工傷保險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不提交建設項目工傷保險參保證明,不予核發施工許可證,不得開工建設”,大力推進建筑施工單位參加工傷保險;5月份,全國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平臺正式上線,建筑行業農民工所參與過的技能培訓、從業歷程、工資支付情況等,無論如何流動,都可以實現“一卡通”;9月份,人社部印發《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管理暫行辦法》,列入拖欠工資“黑名單”的企業將被限制招投標、生產許可、資質審核等,加大對拖欠工資行為的打擊力度。
11月份,住建部發布《關于培育新時期建筑產業工人隊伍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施工總承包企業要建立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制度,到2020年實現全國建筑工人實名制全覆蓋;推行工程款支付擔保制度,建設單位要求承包單位提供履約保證金的,應向施工承包企業提供相應的支付擔保,采用經濟手段解決工程款支付不及時導致拖欠建筑工人工資問題;施工總承包企業要將勞動合同信息納入實名制管理,嚴禁用勞務分包合同代替勞動合同,杜絕代簽合同。到2020年基本實現勞動合同全覆蓋。

6、破除市場壁壘,推動建立統一開放的建筑市場
10月份,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工商總局、國務院法制辦聯合印發了《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實施細則(暫行)》,規定不得以備案、設立分支機構等形式設定市場準入障礙,不得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經營者參加本地招標投標活動,不得排斥、限制或者強制外地經營者在本地投資或者設立分支機構等,這是繼《關于在市場體系建設中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的意見》(國發〔2016〕34號)后,針對公平競爭審查出臺的又一指導性文件,對推動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的全面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7、試水開展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模式
“全過程工程咨詢”作為2017年建筑業體制機制改革的一大亮點,引起行業熱議。2月份印發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在完善工程建設組織模式中提出了培育全過程工程咨詢,這也是在建筑工程的全產業鏈中首次明確了“全過程工程咨詢”這一理念,政府投資工程將帶頭推行全過程工程咨詢。5月份,住建部發布了《關于開展全過程工程咨詢試點工作的通知》,選擇8省市和40家企業開展為期兩年的全過程工程咨詢試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