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集成建筑隔熱保溫性能好,有利于建筑節能,同時95%以上的構件可拆解、可回收利用,符合中央提出的“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方針。裝配式集成建筑完全符合國家的產業發展政策,其核心優勢如下:
1.低碳環保。由于裝配式集成建筑在選擇材料時完全傾向于低碳環保,大量應用低碳、生態、環??萍迹詴故覂瓤諝獾玫絻艋?。同時由于實行了工廠化制造,循環利用率高,生產周期短,建筑垃圾大量減少,對建筑工地周邊的環境污染非常少。
2.節約能源。裝配式集成建筑可以是零能源建筑,其所需的電能、冷能和熱能全部來自建筑本身的蓄能裝置產生的自然能量,而無需外部供應,其節能指標最高可達50%以上。
3.縮短建設工期,加快資金周轉。裝配式集成建筑的結構構件大多在工廠制造。施工周期大幅縮短,一般而言,按照傳統建筑模式建造一座大樓,工期為兩年,而按照裝配式集成建筑模式,建造時間大約會縮短為5個月,可加快資金周轉。
4.提高抗震強度,增加使用壽命。裝配式集成建筑不管是木結構、鋼結構還是鋼混結構,都可抗9級以上地震,適用于地震多發國家和地區。特別是在這種建造模式中集中使用了經過防火技術處理的材料,極大地提高了建筑物的阻燃耐火性能。在鋼結構模式中,還大量使用鋼材這種具有彈性、可變形的材料,大大提高了住宅的安全可靠性。
5.節約材料資源,回收利用率高。用鋼材作框架,保溫墻板作圍護結構,可替代黏土磚,減少了水泥、砂、石、石灰的用量,減輕了對不可再生資源的破壞。裝配式集成建筑材料回收再利用率超過80%,建筑拆除垃圾極少,便于“建筑遷移”,還可節約原材料的5%以上。
6.增加建筑面積。由于結構體系基本采用了重鋼、輕鋼、薄壁輕鋼、木結構、混合結構等,傳統建筑使用率一般為75%左右,而集成房屋使用率可達80%-90%。增加建筑面積8%-12%。
7.比較建安造價降低。此模式以建筑結構主體為基礎,提供按照用戶要求而定制的各種低碳、節能、環保的新型建筑結構、節能墻體、建材、內外裝飾、配套電器家具、裝配新能源系統、智能系統等部品,最終交付可以使用的各類完整建筑產品。如果同一建造基地的生產規模達到一定比例,其造價會低于傳統建筑造價。
裝配式集成建筑模式的缺陷
雖然裝配式集成建筑相比傳統的建筑行業具有很多優勢,但現階段在我國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還存在明顯的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小規模企業很難覆蓋成本。裝配式集成建筑企業需要一定的生產規模,如果生產規模太小,成本就會增加。如果高于傳統建筑成本,市場就難以接受。
2.一次性投資大,風險大。裝配式集成建筑模式首先需要一個具有現代化工廠的集成制造基地?;亟ㄔO一次性投入巨大,這無形中提高了企業進入門檻,帶來較大投資風險。
3.對人才要求高,不利于快速普及。裝配式集成建筑本身對設計、生產、安裝等管理與技術有全新要求,對企業的產業鏈整合、產業集群建設、投融資等多方面業務水平要求很高,所以對企業高級管理人才質量和數量的要求也隨之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