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陳遺址航拍
西陳遺址位于曲阜西陳村西,北距蓼河約500米,主體年代為晚商到西周早期,遺址面積7萬余平方米。2019年7月至今,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遺址進行了發掘,目前共清理灰坑1300余個、溝90余條、房址30座、墓葬16座,已基本明確了該遺址的年代、內涵和聚落布局情況。
F10
根據不同類型遺跡的分布情況,遺址可被劃分為房址區、窖穴區、祭祀區。房址區主要位于遺址東南和北部,皆為方形或長方形的半地穴式房屋,成排分布,坐落有序。面積多在10—20平方米之間,室內見有處理較好的活動硬面及灶、火塘、柱洞、奠基坑等結構設施。房址周邊往往附帶有小片的窖穴集中區域,遺址南部另有一處大型的公共窖穴區。祭祀區位于遺址中部,呈南北向分布,已發掘近20處祭祀性質遺跡,殉祭動物數量近30只,殉祭種類有豬、牛、羊、馬、狗以及人等。
曲阜一帶古稱“奄”。《竹書記年》載“南庚自庇遷于奄”,《書序》云“成王東伐淮夷,遂踐奄。”西陳遺址是目前山東地區發現房址數量最多、祭祀遺存最為豐富、聚落布局十分清晰的大型商周遺址,遺址等級較高,年代與文獻記載的“奄”基本對應,為我們探尋中商奄都、了解晚商時期東方地區政治態勢、探索商周交替時期所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與社會變革提供了較為明確的線索。(韓輝)
圖片來源: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項目負責人:韓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