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一環,承擔著傳統產業轉型、新興產業培育等重任,可以讓農村人口“離土不進城”,不僅可以實現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就近轉移就業,還能促進大城市公共服務能力和經濟帶動能力的輻射擴散,極大地帶動了城鄉一體化發展,增強城市群的整體競爭力。
國內的特色小鎮緣起于浙江。早在2014年,浙江首次提出“特色小鎮”概念,并把建設特色小鎮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路徑,一個個各具特色的小鎮如同漫天繁星,散落在浙江大地上,為全國特色小鎮的建設樹立起新標桿。
特色小鎮是創新驅動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為服務特色新興產業創新發展而誕生的全新載體。它的建設管理和運營需要良好的特色產業基礎、靈活的市場機制、有效的政策支持、高水平的政府服務和超前的小鎮居民自治意識。而在這些方面,浙江均走在全國前列。
浙江是首個提出打造信息經濟大省的省份,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物聯網、智慧物流、云計算與大數據等新興產業在全國具有優勢。浙江擁有數量龐大的民營中小型科技企業群體,市場經濟活躍度名列全國前茅。
浙江是典型的“小政府、大服務”模式的代表,政務服務水平和智慧化服務代表了全國最先進的水平。與此同時,浙江對特色小鎮的發展制定出臺了最先進、最健全的政策支撐體系,在探索特色小鎮全新治理機制方面做出了很多有效探索,全社會參與建設特色小鎮的社會氛圍正在形成,小鎮居民參與意識正在加速提升。
特色小鎮率先在浙江實踐并證明了其作為新時代創新創業“主戰場”的發展定位。特色小鎮已成為了浙江創新創業范圍最濃厚的區域,以浙大系、阿里系、浙商系、海歸系為代表的創業新軍,在特色小鎮里創造出了一批引領時代潮流的領軍企業,一大批獨角獸、準獨角獸、瞪羚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等加速涌現,正成為引領浙江經濟乃至全國經濟轉型升級的發動機。
特色小鎮的形成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扶持和推動,精準有效的政策扶持,可以有效激發特色小鎮建設發展的活力。時至今日,浙江關于特色小鎮建設發展的政策已成體系化,從省級政府到區縣政府,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政策扶持體系,并仍在推陳出新。
浙江的特色小鎮政策正越來越多的被全國其他地區的政府所借鑒和學習。浙江特色小鎮建設標準,也正成為全國特色小鎮建設的引領性標準。浙江特色小鎮建設模式被奉為國內特色小鎮建設的標桿,夢想小鎮、云棲小鎮、玉皇山基金小鎮等一批先進特色小鎮每年都會迎來數十萬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觀者,這里已成為全國特色小鎮發展的示范田。
順境中保持獨立思考,逆境中堅持迎難而上。特色小鎮的建設因資源各異,形成路徑不盡相同。在特色小鎮建設熱潮下,精準借鑒浙江特色小鎮的建設經驗和運營模式,有助于解決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的個性與普適性。以杭州未來科技城海創園、中國人工智能小鎮等為示范,展開了具有“浙江特色”的特色小鎮市場化運營服務實踐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