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宮廷畫是中國千年傳統書畫的組成部分,構圖富麗堂皇、嚴謹華貴,畫風空靈俊逸、大氣舒暢,將封建帝制下帶有與生俱來”天子團“印記的皇親貴胄刻畫的尊貴耀眼,將封建王朝宮廷生活的奢靡繁華展現的淋漓盡致,是那個時候”紅墻里世界“的真實寫照,讓每一個現代人對封建帝制下的皇家宮廷生活從宣紙上解饞。
在“漢文化”的基礎上引進“洋文化”締造皇家宮廷文化
作為清朝皇族后裔,愛新覺羅家族自入關后迅速接受漢文化及各民族優秀文化精華,從天文地理、文化典籍,到學術哲學、語言文字,再到民族民俗、醫藥宗教等,幾乎無所不包,各組文化互相學習吸收、滲透融合,共同發展提高,營養豐富自己的同時,又引進西洋文化,以“洋畫師”郎世寧為代表的中西合璧,在沒有照相機、攝像機的年代,西方文化所倡導的“繪畫寫實”、“再現藝術”在當時宮廷生活頗受青睞。郎世寧用他的畫筆記錄了很多重要的人、事,比如乾隆皇帝閱兵的宏大場景,后宮皇后嬪妃的畫像等等,且經歷康熙、雍正、乾隆三位清帝,在中國從事繪畫長達50多年,頗受當時宮廷皇親貴族歡迎。
清朝歷代帝王幾乎都擅長詩文辭賦,大多又精通書畫藝事、琴棋音律,處理政務之外喜歡游藝翰墨,同時又非常重視對皇親宗室子弟的文化教育,清早期中期,愛新覺羅皇族宗室成員和八旗子弟文化涵養、精神修養都有所提高。加上當時最高統治者的個人雅好,當時皇家宮廷生活的優越,使之更多宗親子弟有更多機會飽覽世人難見宮廷內府所藏歷代名人大家書畫珍品,也使之更容易理解中國傳統書畫藝術的精髓和真締,逐漸形成獨樹一幟的愛新覺羅家族的皇家宮廷文化。
堅守愛新覺羅家族傳承,發揚皇家宮廷文化
愛新覺羅文嘉,中國近現代國畫大家溥松窗之女,末代皇帝溥儀嫡親侄女,自幼受其叔伯溥佐、溥儒、溥雪齋影響及熏陶,十歲始在父指導下學畫,并常侍畫于身邊,口傳心授,得其真傳,后得其父友王雪濤、吳鏡汀等大師授藝指導,擅長山水、人物、竹、蘭,以畫馬尤為出色。中國故宮文化研究院院長、中國詩書畫協會理事,被譽為中國當代皇家宮廷畫第一人。
在物欲縱流的今天,愛新覺羅文嘉不被流俗所動,堅守家族傳承,堅持純粹的民族文化傳統,重視中國傳統繪畫技法,具有扎實的中國傳統書畫功底,又以正統皇家宮廷畫派為依托,在學習臨摹古人真跡的基礎上注重寫生,汲取中外繪畫技藝精華,逐漸形成“筆致工整細膩”、“畫風華潤典雅”的當代皇家宮廷畫特色。其作品傳承父輩的技法,用筆一絲不茍,秉承祖輩的畫風和行筆精髓,顯示了其技藝源遠流長的根基,又隨時代演進個辟蹊徑、苦心探索,藝術風格精彩紛呈,給人們以美的享受,開創了獨具一格的中國當代皇家宮廷畫派體系,在海內外有著極高聲譽和深遠的影響。
中國詩書畫研究會藝術鑒賞委員會主任林亞明分析,愛新覺羅氏家族皇家宮廷畫派可謂是中國傳統書畫中一個大浪淘沙的派別,它以“嚴謹華貴“、”富麗堂皇”的構圖畫風經受著市場的洗禮檢驗,只要書畫藝術市場不倒閉,中國皇家宮廷畫派就不會出現終結的一天。在林亞明看來,傳統書畫近幾年的價值已經到達一個峰值,恰巧市場又開始重新梳理,中國皇家宮廷畫以特有特質已經達到了市場的認可。小編相信再過很短時間,”中國皇家宮廷畫“、”愛新覺羅文嘉“將是中國當代藝壇的價值新傳奇。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