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湘中考古工作站在湘潭市博物館正式掛牌成立。出席掛牌儀式的主要領導有湘潭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顏曉媚,中共湘潭市委宣傳部二級巡視員楊鐵橋,湖南省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處處長熊建華,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郭偉民、副所長高成林,湖南省文物交流鑒定中心主任郭學仁,湘潭市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黨委書記、局長張湘漢,湘潭市博物館館長潘莉等,湘潭市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湘潭市博物館相關人員及湘潭各縣市區文旅廣體局負責人出席掛牌儀式并參加座談。
圖一 儀式現場
郭偉民所長表示,此次湘中考古工作站在湘潭市博物館掛牌,對于湘潭市而言,標志著考古工作有了一個新的起點,對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來說,也是一個新的起點。這是新時代考古新模式的一種嘗試,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湘潭地區對于古代湖南而言非常重要,是解開湖南青銅文明之謎的關鍵所在,還是研究湖湘文化的關鍵地區。設立湘中考古工作站的目的就是在做好文物保護和文物研究工作的基礎上,以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為推手,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推進文化和旅游融合。
圖二 合影留念
在隨后的文物與考古座談會上,湘潭市文旅廣體局副局長方新文匯報了湘中考古工作站的工作規劃,湘潭市各文物部門負責人與湖南省文物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文物交流鑒定中心的專家學者進行了交流,就湘潭市文物與考古工作現狀和下一步如何開展文物與考古工作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熊建華處長強調,考古學研究有力的推動了文化遺產保護建設,對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湘中考古工作站要圍繞四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找到工作突破口,以建設工程中的文物保護工作為重點,梳理思路,依法依規開展相關文物保護與考古工作;二是找準工作抓手,以項目為基礎,推動工作開展;三是找到工作位置,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物工作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深刻領會政府工作報告等文件中關于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論述,將理論與工作實踐相結合;四是開展工作要有志氣,湘中考古工作站承擔著湘中地區考古工作的重任,文物工作者們要深化專業知識,培養專業技能,努力將考古發現向資源化轉變,既能開展學術研究,又能進行資源整合利用。
圖三 座談會
湘潭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文物資源豐富。境內共有不可移動文物554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3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48處。新中國成立以后,尤其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湘潭市博物館成立以來,在轄區范圍內完成考古調查勘探及基本建設考古發掘項目40余處,古文化遺存豐富,年代跨度從舊石器時代至明清時期。從舊石器時代形制質樸的砍砸器到新石器時代精細加工的石斧、石刀,從商周造型別致的青銅器到漢唐之際的陶瓷制品,從宋元時期權衡器及具有精美工藝的各式器具到明清城市建筑排水構件,一次次的考古發現印證了湘潭的深遠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