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瑟中文 在线,国产无遮挡18禁网站免费,日本人妻互换a片无码麻妃,小小水蜜桃电视剧陈情令剧情

 
 

古代如果發生火災該怎么辦?有消防隊嗎?

我要發布     發布日期:2023-01-13 09:09:06  來源:《古代人的日常生活》
核心提示:中國自古就有消防事業,在古代被稱為“火政”。根據《周禮》記載,早在西周,政府就設置了專門負責火政的官員。

  火災是一種發生頻率很高、對生命和財產危害極大的災難。在今天,如果發生了火災,人們只需要撥打電話“119”,配備專業滅火設備的消防隊就會趕來滅火。那么古代如果發生火災,人們該怎么辦呢?古代有消防隊嗎?


  “消防”并非中國的本土詞,而是在近代從日本傳入的外來詞。“消”意為滅火,“防”意為防火,日本人將兩字組合,產生了消防一詞。


  中國自古就有消防事業,在古代被稱為“火政”。根據《周禮》記載,早在西周,政府就設置了專門負責火政的官員。《后漢書·百官志》記載,漢朝政府設有“執金吾(yù)”一職,其職責為“掌宮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即負責京城的警衛和消防。執金吾之下設有若干街亭,每個街亭負責相應區域內的治安和消防,類似于今天派出所和消防隊的結合體。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在兒時就曾許下“仕宦當作執金吾”的愿望,夢想當個監管消防的治安大隊長。


古畫里的望火樓(出自《清明上河圖》)


  到了唐朝,執金吾被武侯鋪取代。武侯鋪內備有專門的滅火設備——水袋。這種水袋用一整張牛皮或羊皮縫合而成,容量可達三四石。水袋內還插有一根長長的竹筒,人在使用時可以控制水流沿著竹筒流向著火點。這種設備可以遠距離滅火,比用水桶潑水的方式要精準得多。


  執金吾和武侯鋪都是兼職消防。我國最早的專業消防隊誕生于宋代,名為“潛火鋪”,“潛火”就是滅火的意思。一座城市中潛火鋪的數量與該城市的規模大小有關,一般建在城區內地勢較高的地方。潛火鋪內要搭建“望火樓”,樓的基座有九米多高。站在望火樓上,附近城區一覽無余,可及時發現火情。望火樓內配有旗幟和油燈,用來發出火情信號。白天,如果舉一面旗代表外城著火,舉兩面旗代表內城著火,舉三面旗是最高警戒,代表皇城附近著火。如果晚上著火,則用舉油燈代替舉旗。潛火鋪內的滅火設備一應俱全,如大小水桶、灑子、麻搭、斧鋸、云梯、火叉、大索、鐵錨等。居然還有斧鋸,這些到底是滅火還是拆遷設備?別急,一會兒你就明白了。


古代的消防基地模型(位于中國消防博物館)


  望火樓發出火情報警后,潛火兵立即出動,力求在最短時間內趕到火災現場。潛火兵統一著裝,身穿寫有編號的“火背心”,目的是防止外人混入火災現場趁火打劫。另外他們還配有氈帳,用水浸濕后披在身上,可以有效防止燒傷。


  潛火兵到達現場后,首先采取澆水的辦法滅火,一般的火災用水桶潑水即可撲滅。對于較高或無法接近的起火點,潛火兵就要用遠程滅火設備了。除了前面提到的水袋外,宋朝還出現了水囊。水囊用豬或牛的膀胱制成,每個可裝五六升水。使用時,潛火兵將水囊直接拋擲到起火點,囊破水出,達到滅火的作用。滅火用的水,都是就近取用。古代的房屋密集區會設置消防水缸,儲滿水以備滅火之用。清朝的紫禁城內,就有大大小小三百零八口銅制的消防水缸。


  此外,宋朝還出現了另一種遠程滅火設備——唧筒。北宋《武經總要》記載了這種設備的構造:“用長竹,下開竅,以絮裹水桿,自竅唧水。”唧筒的主體是兩根長短一樣的竹筒,一根略粗、一根略細。將細竹筒包裹棉絮后插入粗竹筒中,使用時將細竹筒向外拉,并在粗竹筒內注入水,然后擠壓推入細竹筒,利用壓強將水射出。細竹筒包裹的棉絮作用是盡量隔絕空氣,增大粗竹筒內部的壓強。唧筒的工作原理類似于今天擠壓式水槍或醫用注射器,滅火距離遠且精準,是技術含量較高的滅火器具。直到清代從日本引進“消防水龍”以前,唧筒一直是我國最好用的遠距離滅火設備。


竹制唧筒(藏于中國消防博物館)


  如果火情嚴重到無法撲滅,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采用阻燃法限制著火范圍,以減少火災損失。古代蓋房的時候會設置防火墻,古人稱“封火墻”。其實就是修筑一面高出房屋的空白墻,或者直接將房屋側面的山墻加高。火災蔓延至空白墻體處,會因沒有可燃物而停止。如果沒有防火墻,潛火兵會使用一種名為“麻搭”的救火工具,其實就是在八尺長的竹竿上系上二斤散麻。救火時,潛火兵用麻搭蘸上泥漿來涂抹墻壁以形成防火隔離層,阻止火勢蔓延。


  如果火勢太大,防火墻已經無法起到作用了,這時潛火兵就會使用終極大招——破拆法,將火災下風向的房屋拆掉一些,使其變成空地,形成防火隔離帶,使火焰到達此處后燒無可燒。前文提到的斧鋸、大索、鐵錨等拆家工具,這時就派上用場了。用大索或鐵錨套在房梁或立柱上,眾人猛拉即可將房屋拉倒。


  因救火而導致自家房屋被拆,這些家庭似乎有點慘。難道只能自己認栽?當然不會。根據《宋會要輯稿》記載,如果因為防火而導致房屋被拆的話,房主是可以申請“國家補償”的。由此可見,趙宋王朝還是頗為文明的。


  穿上火背心,登上云梯,用唧筒射水滅火,這畫面是不是有點兒現代消防員滅火的味道?其實古人的生活并不蒙昧,很多現代的事物,在古代就能找到雛形。古人和今人的生活方式,沒有本質上的差異,差的只是技術上的進步。


 
標簽: 消防

本文標題: 古代如果發生火災該怎么辦?有消防隊嗎?

本文鏈接: http://www.gdhsny.com/news/show-12213.html (轉載時請保留)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之用。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400-180-1090),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關于本網站所有圖片以及內容頁面中的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陸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二維碼

掃掃二維碼用手機關注本條新聞報道也可關注本站官方微信公眾號:"gujianchina",每日獲得最前沿資訊,熱點產品深度分析!
 

 
0相關評論

 
最新文章
推薦圖文
點擊排行
項目策劃
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聯系方式 網站地圖| 網站XML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留言反饋 | 違規舉報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國-文化建筑行業互聯網創新平臺 | 中國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設計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訓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國

版權所有:古建家園 浙ICP備16015840號-3 浙公網安備33010602010467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園 All Rights Reserved

  • 項目工程

  • 數字建筑

  • 廣告服務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前郭尔| 宿松县| 深州市| 丘北县| 三明市| 山阴县| 沂水县| 盱眙县| 宜昌市| 灌云县| 阜康市| 抚顺市| 永德县| 桐乡市| 遂宁市| 聂荣县| 城固县| 依安县| 西乌珠穆沁旗| 怀集县| 东兴市| 炎陵县| 蓬莱市| 红桥区| 绥宁县| 天台县| 荔波县| 施秉县| 怀仁县| 明溪县| 桑日县| 鄂尔多斯市| 长治县| 濮阳市| 广汉市| 广水市| 德令哈市| 虹口区| 赤峰市| 合水县| 连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