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瑟中文 在线,国产无遮挡18禁网站免费,日本人妻互换a片无码麻妃,小小水蜜桃电视剧陈情令剧情

 
 

項兆倫: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是文物,也不是“活態文物”

我要發布     發布日期:2017-08-23 09:39:31  來源:中新網
核心提示:要準確理解《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下簡稱《公約》)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下簡稱《非遺法》),客觀認識我國非遺保護傳承的實際狀況。
  傳統工藝青年人才論壇29日在蘇州開幕。文化部副部長項兆倫出席并作了題為《正確認識非遺,是正確有效地保護、傳承和發展非遺的前提》的發言,指出“非遺不是文物,也不是什么活態的文物”。

  項兆倫指出,要準確理解《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下簡稱《公約》)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下簡稱《非遺法》),客觀認識我國非遺保護傳承的實際狀況。非遺是世代相傳、并在適應周圍環境及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不斷得到再創造的文化遺產,具有為相關社區和群體提供認同感和持續感的文化意義和社會功能。這種文化遺產是鮮活的而不是靜止的。它是傳統在今天生活中的現實體現,并在傳承中不斷被賦予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創造力。非遺的主要形態是社會實踐、觀念表述、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載體是相關的工具、實物和文化空間等。非遺是在實踐中傳承的,實踐是能動而有創造性的,因此,非遺的傳承是能動的而不是消極的。在社會結構、生活方式等非遺形成、保持的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背景下,不斷提升非遺的當代實踐水平,對于保護并增強非遺的生命力,維護并豐富人類文化的多樣性,至關重要。

  項兆倫談到,近期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核可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倫理原則》強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動態性和活態性應始終受到尊重。本真性和排他性不應構成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問題和障礙”。非遺不是文物,也不是什么“活態的文物”。文物是不能被再創造的,文物的再創造豈不成了造假?

  他指出,非遺的持有者是社區、群體,有時是個人。各級代表性傳承人是廣大傳承人和實踐者群體的代表。大部分非遺項目是群體成員共享的遺產,主要通過集體傳承和持續性再創造得以存續和發展。保持和擴大傳承人群,是非遺在傳承中延續歷史文脈、永葆民族特性,并在當代生活中愈加枝繁葉茂的基礎。

  他強調,持有非遺的社區、群體或個人,既是傳承者,也是實踐者,更是創造者,他們是保護、傳承和發展非遺最為重要的力量。這些社區、群體和個人在行使保護、傳承和發展權利的過程中,應當享有獲得收益的權利,創造性表達的權利,以及學習和受教育、受培訓的權利。尊重傳承人群的主體地位和權利,是非遺工作的重要原則。

  項兆倫談到,有效的保護措施是能夠確保非遺生命力的措施。這些措施既包括《非遺法》明確的認定、記錄、建檔和傳承、傳播等措施,也包括《公約》提出的確認、立檔、研究、保存、保護、宣傳、弘揚、傳承(特別是通過正規和非正規教育),以及振興等措施。目前在高等院校開展的研培工作,讓相關項目的傳承人群“帶著問題上大學”,在有針對性的學習、研修及與大學師生的雙向學習、互動中,加深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拓寬眼界和知識面,提高傳承和再創造能力,是將“正規和非正規教育”相結合的重要途徑。這也是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通過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使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傳承后繼有人”的具體舉措。

  他指出,由于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遷,一部分以手工藝為主要生計來源的傳統工藝項目傳承人群,面臨產品需求萎縮、收入不足以解決生計的困境,致使年輕人不愿學習和傳承手工藝,傳承后繼乏人。這是必須正視的現實。努力實現傳承非遺與改善生活、豐富生活的統一,提升年輕一代對非遺重要性的認識和參與積極性,從而不斷增強非遺傳承活力與后勁,不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非遺工作的重要目標。

  來自全國各地的非遺傳承人、專家學者、設計師和傳統工藝領域的青年人才齊聚蘇州,共話非遺特別是傳統工藝的“傳承、融合和再創造”。
 

本文標題: 項兆倫: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是文物,也不是“活態文物”

本文鏈接: http://www.gdhsny.com/news/show-1950.html (轉載時請保留)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之用。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400-180-1090),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關于本網站所有圖片以及內容頁面中的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陸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二維碼

掃掃二維碼用手機關注本條新聞報道也可關注本站官方微信公眾號:"gujianchina",每日獲得最前沿資訊,熱點產品深度分析!
 

 
0相關評論

 
最新文章
推薦圖文
點擊排行
項目策劃
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聯系方式 網站地圖| 網站XML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留言反饋 | 違規舉報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國-文化建筑行業互聯網創新平臺 | 中國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設計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訓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國

版權所有:古建家園 浙ICP備16015840號-3 浙公網安備33010602010467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園 All Rights Reserved

  • 項目工程

  • 數字建筑

  • 廣告服務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恭城| 香河县| 新郑市| 松江区| 若羌县| 华宁县| 常宁市| 永兴县| 扎囊县| 开化县| 宁国市| 贵定县| 巴里| 文成县| 濮阳县| 台安县| 柏乡县| 孟连| 墨玉县| 佳木斯市| 靖安县| 华容县| 赤壁市| 铜陵市| 泸溪县| 二手房| 古交市| 益阳市| 剑河县| 丰县| 全州县| 普安县| 平昌县| 秦皇岛市| 义马市| 亳州市| 和平区| 和田县| 开江县| 高碑店市| 彝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