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瑟中文 在线,国产无遮挡18禁网站免费,日本人妻互换a片无码麻妃,小小水蜜桃电视剧陈情令剧情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民俗文化

我要發布     發布日期:2018-01-23 11:57:03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田青
核心提示:古老傳統包括我們的民俗,在面對現代化的時候,都是弱勢文化,你不保護它,不格外地提倡它,它就會消失,而且這個消失速度跟我們經濟發展的速度一樣快。
  古老傳統包括我們的民俗,在面對現代化的時候,都是弱勢文化,你不保護它,不格外地提倡它,它就會消失,而且這個消失速度跟我們經濟發展的速度一樣快。

  一個民族在走向現代化的時候,尤其文化走向現代化的時候,要有文化自覺,文化自覺是保護文化多樣性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前提條件。

  民俗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究竟是什么關系?面對傳統文化,任何人的知識都顯得淺薄,而任何分類都會帶來問題。比如在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名錄里把非物質文化遺產分成十大類,包括口頭文學、傳統音樂、傳統戲劇、傳統美術以及手工技藝、傳統醫藥、傳統曲藝等等,還包括民俗。按照這個分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涵蓋著民俗文化,或者說民俗文化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個大項。

QQ截圖20180123114823

  民俗文化反過來又包含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些門類,比如說過年時唱戲,傳統戲劇是不是在民俗里面?過年不光演戲,貼窗花、貼對子、傳統的食品及傳統手工技藝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是民俗活動,有歌唱、演奏,還有賽馬、射箭、摔跤,而這些項目都涵括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分類里面,比如,民歌、馬頭琴劃歸到傳統音樂里,摔跤、賽馬放在傳統體育里,如果離開這些活動項目,那達慕就不叫那達慕。所以民俗又包含所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容。假如說民俗就是一個民族的所有習俗、風俗和有關的文化形式的話,那么民俗文化的概念就太大了,包括幾乎所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過去很長一段時期,有些學者會把中國的民俗文化以及包括民俗在內的所有傳統文化看成是一種腐朽、沒落的文化,甚至看成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100多年的屈辱史的根源,認為是文化里的“糟粕”影響了民族的進步。不能否認,一些民俗的確包含著封建的成分。

  對待傳統文化,態度要辯證客觀。糟粕當然不要保護。但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華?誰來判定?不但時間會讓人們對糟粕有截然不同的看法,空間也會造成不同的認識。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對美的要求不同,審美觀也有很大的差別。當人類經歷觀念的反復之后,現代人起碼應該有一個意識,即文化是多元的,自己不喜歡不一定就是糟粕。

QQ截圖20180123114844

  傳統哲學講究容忍、包容,要有度量,要有涵養。對這些文化怎么對待?我認為應該先保護起來,但是保護也要分層次,有保存,有傳承,當然還有弘揚。有些東西是精華,但是你只能保存,甚至不能傳承。比如說很多與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文化藝術形式,隨著生產生活方式的消失,它們也會消失。

  中國正在以人類從來沒有過的速度向現代化奔跑,在這個奔跑過程中,身為中國人,不能把爺爺奶奶塞在貼身口袋里的東西掉了都還不知道,現代化的代價不能是終結中華民族自己的文化傳統。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統的民俗文化,是保護我們民族的根和魂,是保護我們民族精神的DNA。美國的華人第二代被稱作“香蕉”,意思是只有長相是華人,思想、觀念全部美國化了。這個“香蕉”現象,值得我們深思。我們應該清醒地意識到,現代化的目的不是為了把中國人變成和美國人一樣。

QQ截圖20180123114823

  今天經濟發展的速度有多么驚人,我們的傳統文化消失的速度就有多么驚人。古老傳統包括我們的民俗,在面對現代化的時候,都是弱勢文化,你不保護它,你不格外地提倡它,它就會消失。有個哲學命題叫“不破不立”,這個命題在哲學領域可以討論,但在城鎮建設上卻是個大問題!為什么非得破才能立?破與立有沒有可能共存?一定要把北京的四合院拆了蓋高樓大廈?人類所有的有著古老文明的城市幾乎都是兩個部分,包括羅馬、開羅、德里。

  我前幾天在報紙上看到一篇觸目驚心的文章題目:“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但是沒有五千年的房子”。這是教訓。除了春節、清明、端午,你愿意過情人節也可以過,為什么非把中國的傳統節日去掉呢?再加一個新的不行嗎?現在覺悟還不算太晚,一個民族,尤其在面對現代化的時候,必須要有文化自覺,文化自覺就是重新尋找文化定位,找到遺失的自我。

  時代的確在變,農民歌手“旭日陽剛”唱歌帶著城市少有的力度,甚至有點粗糙,但是很豪放。可是,這個“豪放”不是秦腔、老腔的豪放,不是河北梆子的蒼涼。他們手里拿的也不是板胡,而是吉他。這個現象背后所透露出的現實是:不但城市青年對傳統文化隔閡了,隨著大量農民工的進城,隨著農村的空巢化,我們產生在農業文明時期的所有傳統文化,都面臨被遺忘的命運。

QQ截圖20180123114828

  很多民俗是精彩的,是我們祖先天才的創造,里面不但有他們的喜怒哀樂,有他們的心率呼吸,有民族代代相傳的血脈,充滿著美感和合理性。因此,我國包括民俗在內的所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認為都應該先保存下來。

  昆曲只有老年人喜歡,青年人不喜歡,怎么辦?大多數戲劇院團團長的思維方式是:我們要創新,盡量讓年輕人喜歡,我們要引進新的東西,用吉他來彈,加電子琴,用搖滾節奏來代替水墨腔。你們不是嫌昆曲慢嗎?我們就快些。光唱你聽不懂,我們加舞蹈,加街舞。

QQ截圖20180123114850

  對此,我的回答是兩句話——第一句話是“你也會老的”,第二句話是“昆曲已經等了你600年,不在乎再等你30年”。我的意思是,等你有了文化,等你有了心境,你再來找昆曲的時候,昆曲還在這里等著你;假如我現在改了,把水墨腔變成搖滾了,把曲笛變成吉他了,現在是迎合你了,但等你老了想找婉約之美,想找清幽之美,想找淡雅之美的時候,你往哪去找呢?中國人一定要有這份文化自信,同時,還要有遠見,有眼光,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好東西。
 
 
標簽: 非遺 民俗文化

本文標題: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民俗文化

本文鏈接: http://www.gdhsny.com/news/show-4002.html (轉載時請保留)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之用。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400-180-1090),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關于本網站所有圖片以及內容頁面中的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陸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二維碼

掃掃二維碼用手機關注本條新聞報道也可關注本站官方微信公眾號:"gujianchina",每日獲得最前沿資訊,熱點產品深度分析!
 

 
0相關評論

 
最新文章
推薦圖文
點擊排行
項目策劃
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聯系方式 網站地圖| 網站XML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留言反饋 | 違規舉報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國-文化建筑行業互聯網創新平臺 | 中國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設計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訓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國

版權所有:古建家園 浙ICP備16015840號-3 浙公網安備33010602010467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園 All Rights Reserved

  • 項目工程

  • 數字建筑

  • 廣告服務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敦化市| 宣汉县| 惠来县| 武威市| 兴安盟| 万盛区| 青阳县| 平湖市| 青铜峡市| 莎车县| 通州市| 阿图什市| 诏安县| 绥中县| 云霄县| 清流县| 太白县| 凤庆县| 司法| 和顺县| 长治县| 镇赉县| 嘉义市| 自贡市| 汉川市| 五常市| 百色市| 河东区| 宜阳县| 饶河县| 武宣县| 宁南县| 腾冲县| 凤山市| 梁山县| 铁力市| 肃宁县| 商都县| 和政县| 绵阳市| 修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