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歷史的文化大國,中國大地上遍布各種各樣的文物古跡和傳統文化遺產,如何在當今社會條件下,利用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重新喚醒、激活這些傳統文化遺產?這是我們在新時代彰顯文化自信過程中要去思考和解決的一個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副省長許瑞生10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說。

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國力迅速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國家和民族的文化自信認同度也越來越高。文化自信成為本次兩會代表委員們聚焦的話題之一。
許瑞生介紹,廣東在這方面已經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廣東擁有眾多古驛道,它們或為兩省通衢,或為兵家要道,或為通商往來,皆為中原聯系嶺南的重要紐帶,許多古道已有上千年歷史;但令人惋惜的是,隨著火車、高速、飛機等現代化交通體系的建立,這些當年繁盛的古驛道逐步走向落寞。
許瑞生在考察這些古村落的時候想到,是不是可以在體育方面有所結合,讓這些富有歷史文化魅力的古村落煥發活力。最終,他通過詳細考察和論證,發現戶外定向運動非常受年輕人歡迎,可以通過舉辦大型系列賽事,來激活這些南粵珍貴的文化遺產。
2016年6月,南粵古驛道定向賽開始舉辦,第一年共有八個站點,分別覆蓋韶關、惠州、潮州、佛山、廣州等廣東多地的古驛道村落。“沒想到這個賽事這么受歡迎,所到之處各地的年輕人都紛紛積極參與,很多港澳的朋友也趕來參加!”許瑞生表示,看到那么多充滿活力的年輕人穿梭在充滿歷史感和文化元素的古驛道和古村落之間,歡聲笑語灑滿每個角落,由衷地感到高興。
由于第一年的賽事廣受歡迎,2017年廣東各地舉辦賽事的熱情更加高漲,2017年的賽事活動增加到10個站點。廣東省的文化、教育、住建、旅游等部門也紛紛參與進來,部分賽事還吸引了來自歐美等國際定向選手來參與。

“我們不僅僅是舉行一個系列賽事,而是打造一個平臺,在活動中,我們還注入了旅游、文化、農林產品等各方面的元素。”許瑞生介紹,活動給很多沉寂許久的古村落和古驛道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如汕頭的樟林古港,現在每個周末的游客都多達一萬多人。
全國政協委員、故宮博物院常務副院長王亞民本次兩會期間透露,現在故宮每年賣出的文創產品達10億元人民幣。許瑞生說,這顯示只要利用好了傳統文化,用現代化手段重新激活,就能顯示出巨大的市場價值。南粵古驛道在這方面也在做很多嘗試,比如推出更多獨具特色的文創產品,打造古驛道周邊的特色民宿群等。
“其實中國不少的傳統歷史遺跡,也不同程度上存在荒廢的情況,如京杭大運河的部分河段,一些古長城遺址等,其實,也都是可以通過類似的賽事或載體來加以打造的。”許瑞生表示,希望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文化歷史遺跡,通過現代化的形式加以激活,在新時代重新煥發出新的亮彩。“這將是我們一筆厚厚的歷史文化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