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俯瞰清河坊夜景

光影世界

墻體上的投射效果,頓時多了幾分歷史感
.jpg)
墻體上的投射效果,頓時多了幾分歷史感

望仙閣的整體燈光,透著莊重,和深厚的人文氣息

歷史建筑勾勒除了輪廓

御街標志的投射燈
三大觀賞點,請你駐足看一看
一面是“水光瀲滟晴方好”的詩句,一面是一幅清明上河水墨畫,河坊街西側入口(華光巷),也就是吳山花鳥城那一側,周邊的建筑都是高大的白墻,這堵白墻當做銀幕,利用燈光投射,在你夜游河坊街時,請你看一出講述“老杭州”的電影。
這是亮燈工程精益求精的結果。其實南宋御街、河坊街夜景照明提升整治中在今年3月底就已經基本完工了,整個工程主要是南宋御街(西湖大道到萬松嶺路)、河坊街(華光路到中河路)縱橫兩條歷史文化街區。
三大觀賞點值得駐足細細評味的。一處就是華光巷的入口,一處是在南宋御街的西湖大道入口,那里采用了左右12組燈光,把御街的標志從建筑上投射到地面,是南宋御街的形象展示,最后一處就是鼓樓前廣場和望仙閣。特別是望仙閣,據說還是參考了日本淺草寺古塔的亮燈效果。
除了這三大觀賞點之外,一些標志性建筑物的外立面進行增亮,像河坊街上的幾幢近代民國建筑,改造之后燈光可以把整個建筑外立面都凸顯得很清晰;南宋御街上的水系橋洞都按上了別致的景觀燈,烘托整個江南水鄉的韻味。
這次的燈光效果定制了“節日模式”和“平常模式”兩款,非節假日晚上,這兩面側山墻將在屋檐燈具下徹底點亮,在夜間也能顯示出白墻灰瓦的徽派建筑外貌;節假日,側山墻上出現的將是由膠片波動投射光影技術,投射出來的南宋古畫、西湖荷花、水墨山巒等景象。
西湖夜景



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著名的湖中三島。去年8月起,西湖風景名勝區開始實施湖中三島智能化亮燈工程,以此讓湖中三島在夜西湖中綻放光彩。
亮化提升后的湖中三島將呈現出風格各異的燈光效果:小瀛洲的湖心仙隱、湖心亭的風雅飄逸,還有阮公墩的“幽幽碧玉水中印”。
新的夜景燈光,強調的是“智慧”。
“當色溫在2000K左右時,光線會偏暗,暖黃色的燈光照射在植物、建筑上,會給人一種秋天來臨的感覺。”西湖風景名勝區湖濱管理處基建科科長邵寧說,“當色溫越接近6000K時,光線照射在剛舒展開的柳芽上,柳芽會顯得更鮮嫩欲滴。”
通過對燈光的色溫在2000K—6000K之間智能調控,使島上呈現出不同季節景色的變幻效果。
除此之外,楊公堤、蘇堤等景點也都實現了智慧色溫控制。
錢塘江邊




工程最大亮點是體現錢塘江“雄偉、澎湃、大氣”的燈光特色,呈現一場“聲、光、色”相融的“燈光秀”。從六合塔的靜謐,經錢江大橋的凝重,到一橋三橋之間的燈光表演漸入佳境,最后在錢江新城實現豁然開朗的高潮與繁華的震撼。
工程起于錢江三橋,止于六和公園,全長約10公里,由江水、堤岸、樹木、建筑、燈光共同描繪“錢江夜曲”的水彩長卷。
整體工程分為三期建設,又有三個不同的主題,“良辰美景”、“安居樂業”、“六和聽濤”,亮度也有個由亮到暗的梯度。“良辰美景”主題燈光最亮,分布在錢江三橋至四橋;“安居樂業”主題燈光次之,分布在錢江四橋至一橋;“六和聽濤”則分布在錢江一橋至六和公園。
本次工程會對范圍內的樓宇、樹木、綠化帶、堤岸、橋梁統一設計并點亮。亮燈指揮中心有個專門的智能控制系統。根據節日主題、不同時間段作出相應變化。
“節能環保”是濱江亮化工程的前提,亮化燈光采用新式LED燈,節能環保而且更加耐用。
沿江光彩奪目,城區也艷壓群芳。比如江南大道,將以“錦繡江南,光影畫廊”為主題,“江水”、“山行”、“動畫”為設計元素打造夜景景觀。兩旁的綠化帶也將采用地埋燈照亮第二層面的綠樹,給人以通透感。
屆時,東冠創業大廈、諾基亞大廈、康恩貝大廈、蘇泊爾大廈等建筑也將融入其中,按照建筑物的分布位置,對部分建筑的景觀照明進行修復與改造,通過道路串聯,產生“步移景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