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瑟中文 在线,国产无遮挡18禁网站免费,日本人妻互换a片无码麻妃,小小水蜜桃电视剧陈情令剧情

 
 

與銅鏡有關的故事,你知道幾個?

我要發布     發布日期:2021-06-29 09:20:40  來源:網絡
核心提示:在中國歷史上的大多數時代,鏡指的就是銅鏡,漫長的銅鏡使用史孕育了許多生動有趣的故事。

  中國人使用銅鏡的起點,是距今四千年的新石器時代,此后一直到明末清初,玻璃鏡傳入中國,銅鏡才遇到了挑戰者,最后為其取代。在中國歷史上的大多數時代,鏡指的就是銅鏡,漫長的銅鏡使用史孕育了許多生動有趣的故事。


  南朝的最后一個政權是陳朝,陳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叫陳叔寶,他將自己的妹妹樂昌公主嫁給了太子舍人徐德言。那時隋朝已在北方崛起,孱弱的陳朝不堪一擊,徐德言知道在即將到來的動蕩中,他難與妻子長相廝守,遂將一塊銅鏡破為兩半,倘若情緣未斷,還能再見一面,當以此為信物。陳朝滅亡,樂昌公主入隋朝名將楊素之家,徐德言顛沛流離、飽嘗艱辛。



  在約定的時間約定的地點,徐德言發現有位老人高價售賣半個鏡子,與自己懷揣的半個鏡子剛好能拼成一個完整的鏡子。他請老人帶一首詩給樂昌公主:“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樂昌公主讀到后,悲泣不已,楊素得知事情原委,讓徐德言夫婦團聚。這就是“破鏡重圓”的故事。中國古代銅鏡以圓鏡最多。圓鏡沒有棱角,不會弄傷照鏡人,圓鏡也寓意團團圓圓,家庭美滿。


  圓鏡之外,自然也有方鏡、葵花鏡等。歷史上有一面方鏡相當有名。傳說劉邦率先進入秦朝都城咸陽后,在宮中發現了許多秦始皇收藏的珍奇異寶,其中有一面很大的方鏡,能夠照出人的五臟六腑,還能鑒別人心的正邪,秦始皇常用此鏡來照人,以判斷是好人還是壞人。


  這面秦鏡在古人的筆記小說中被說得神乎其神,并產生了“秦鏡高懸”這個成語,后來又演變成“明鏡高懸”。古代公堂之上,常見一塊牌匾,上面寫的便是“明鏡高懸”。為官者當如明鏡,判斷是非曲直,使奸邪受到懲罰,使良善得到保護。明鏡也會蒙塵,這就需要“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為官者也要持續砥礪品性。



  鏡子為認識自己、認識他人提供了一個參照物。戰國時期,齊國相國鄒忌的故事很能說明這一點。鄒忌高八尺有余,說得上是齊國有名的美男子,他問妻子自己與城北徐公相比誰更美,妻子回答當然是自己的丈夫美。鄒忌不自信,接連問了另外兩個人,得到的答案都是鄒忌更美。


  第二天,徐公來訪,鄒忌自以為不如徐公美,待送走客人,對鏡自視,更加確認了自己的判斷。鄒忌想到,別人認為他更美,或是偏愛于他,或是畏懼于他,或是有求于他。一面鏡子,照出了真實,也照出了偏見。失去了這面鏡子,便難以發現真實,而迷失在偏見中。


  許多具有參照功能的事物,都可以用鏡子來比喻。唐太宗李世民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唐太宗以諫臣魏徵為鏡,從而知道自己為政之得失,魏徵逝世,唐太宗慟哭,因為他失去了一面可以匡正自己的鏡子。



  四百多年后,中國誕生了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這部書因“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而得名。以史為鑒是中國歷史書寫經久不衰的傳統,《資治通鑒》是這一傳統的代表之作。早在三千年前,周公有言:“我不可不監于有夏,亦不可不監于有殷”,要以夏朝和商朝的興衰成敗作為周朝的參照。監、鑒的本意都是鏡子。


  以古為鏡、以史為鑒,并非追求像秦鏡一樣直接給出某個問題的具體答案,而是在參照這一認知活動中,總結經驗教訓,形成歷史智慧。正是在這個維度上,中國人認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


 
標簽: 銅鏡 歷史故事

本文標題: 與銅鏡有關的故事,你知道幾個?

本文鏈接: http://www.gdhsny.com/news/show-10628.html (轉載時請保留)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之用。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400-180-1090),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關于本網站所有圖片以及內容頁面中的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因為網站可以由注冊用戶自行上傳圖片或文字,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陸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二維碼

掃掃二維碼用手機關注本條新聞報道也可關注本站官方微信公眾號:"gujianchina",每日獲得最前沿資訊,熱點產品深度分析!
 

 
0相關評論

 
最新文章
推薦圖文
點擊排行
項目策劃
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聯系方式 網站地圖| 網站XML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留言反饋 | 違規舉報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國-文化建筑行業互聯網創新平臺 | 中國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設計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訓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國

版權所有:古建家園 浙ICP備16015840號-3 浙公網安備33010602010467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園 All Rights Reserved

  • 項目工程

  • 數字建筑

  • 廣告服務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阳县| 共和县| 和平县| 牡丹江市| 河北区| 横峰县| 绥阳县| 长岭县| 台东县| 临夏市| 镇康县| 桂平市| 额敏县| 无极县| 凤山县| 鹤山市| 西昌市| 循化| 安平县| 若羌县| 资中县| 洛宁县| 凤庆县| 济宁市| 牙克石市| 新竹县| 洪江市| 封开县| 普格县| 白城市| 平顶山市| 孟津县| 平安县| 铁岭县| 营山县| 离岛区| 常山县| 汽车| 遂宁市| 临潭县| 秭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