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瑞士小鎮達沃斯迎來了全球政商領袖,他們在這個冰雪小鎮共同探尋世界經濟復蘇之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達沃斯論壇發表題為《共擔時代責任共促全球發展》的主旨演講。作為世界經濟的重要參與者和貢獻者,中國備受關注。

習近平:
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因為事物存在優點就把它看得完美無缺是不全面的,因為事物存在缺點就把它看得一無是處也是不全面的。經濟全球化確實帶來了新問題,但我們不能就此把經濟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適應和引導好經濟全球化,消解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影響,讓它更好惠及每個國家、每個民族。
經濟全球化怎么走?世界經濟怎么辦?中國經濟怎么看?在世界充滿復雜因素和不確定性的背景下,針對各界普遍關心的幾個問題,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給出了中國答案,釋放了重要信息。
被譽為“歐洲屋脊”和“科技創新之國”的瑞士,風光秀美,經濟發達。

瑞士首都伯爾尼
瑞士雖然不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卻是相關國家,并且在與“一帶一路”的合作中,可發揮著獨特的作用。
上世紀50年代,瑞士成為最早承認并同新中國建交的西方國家之一。1954年,周恩來總理率團出席日內瓦會議,向世界展示了新中國外交的風格和特色。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之初,瑞士企業就在華設立了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進入新世紀,瑞士又在歐洲國家中率先承認中國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近年來中瑞經貿務實合作不斷深化,2013年兩國簽訂《中瑞自由貿易協定》并于2014年7月1日生效,這使得中瑞兩國之間的經貿合作空間更加廣闊。

那么瑞士參與“一帶一路”,到底都有哪些優勢呢?
一是制造業優勢
瑞士作為精密機械制造強國,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對接在創新伙伴關系引領下十分值得期待。在“一帶一路”框架下,把中國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同瑞士的創新優勢相結合,支持中瑞兩國搭建創新合作平臺,開展企業、高校、科研機構間創新合作,深化在可再生能源、現代生態農業、節能環保、醫藥等領域互利合作,必將對中歐共建“一帶一路”期待示范、引領作用。
二是自貿優勢
瑞士為首個同中國簽署并實施自由貿易協定(FTA)的歐洲大陸國家,與歐盟關系密切并加入了申根區,能在中國和歐盟的投資協定談判中發力,對中歐經貿合作產生示范效應。“一帶一路”一端連著最有活力的亞太經濟體,一段連著最大的發達國家集團——歐盟,著眼于歐亞大市場建設,中瑞自貿區是先行者。
三是金融優勢
蘇黎世是國際金融中心之一。英國脫歐后,倫敦的金融地位有所下降;在歐洲大陸上,蘇黎世、盧森堡、法蘭克福等城市能共同發揮一定替代作用。另外,瑞士并非歐元區,從經濟上而言,其在歐債危機中并未受到太大影響。瑞士還加入亞投行,是創始成員國之一,對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全球市場融資發揮積極作用。
四是外交優勢
瑞士是聯合國總部日內瓦所在地,也是世界貿易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等一系列國際多邊機構所在地。目前,“一帶一路”全面對接聯合國,瑞士可在其中發揮重要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世界貿易組織將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法律服務和仲裁主要機構。習主席也將見證中國與世衛組織“一帶一路”衛生合作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的簽署。世衛組織將成為第一個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的聯合國專門機構。這對于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共建“健康絲綢之路”建設,意義重大。
五是多元優勢
瑞士本身為一個多元社會,是一個“小聯合國”;而“一帶一路”強調多元包容、文明交流互鑒等,瑞士可在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中扮演積極作用。瑞士擁有眾多的智庫和NGO,可以研究、評估“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環境、人口遷徙、安全、投資風險,共建“智力絲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