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古以來,最后出場的都是重量級,所以有了“壓軸大戲”一說。正如稱為中國版“博物館奇妙夜”的文博節目《國家寶藏》,當之無愧成為2017年度文化壓軸大戲。
這檔節目集結9大國家重量級博物館27件珍貴館藏文物的綜藝節目一經播出,便被各種刷屏,朋友圈里到處為它點贊,微博實時霸屏打call,“王凱”和“國家寶藏”等相關詞相繼上熱搜,連一向高冷的豆瓣也拿下了9.3的高分。
為何,《國家寶藏》能如此火?我們一起來看看。
《國家寶藏》不一樣的打開方式
這檔追尋歷史和傳統文化的節目為何會受到年輕人的青睞?最主要的還是創新!《國家寶藏》無論從題材選擇、節目模式還是內容表現等各方面,都選擇了不一樣的打開方式,其采用情景劇的方式,把厚重的歷史用有趣的方式傳達給觀眾,一改文博類節目“正經臉”的形象。

“如此炫酷的開場,一看就知道,我們是一個年輕的節目,我們有多年輕呢?也就是上下五千年。”001號講解員張國立的這句別致逗趣的開場白,瞬間讓《國家寶藏》圈粉無數。
這檔耗時兩年制作的誠意之作,號召了9大最具分量的國家級博物館,每一家都有十幾萬件甚至上百萬件的館藏。每家甄選出3件鎮館之寶,共27件文物,以“故宮看門人”單霽翔院長為首的9大博物院院長坐鎮點評,李晨、王凱、梁家輝等27位明星作為守護人。

節目以“小劇場”的形式,將“前世傳奇”和“今生故事”相結合,將每件國寶的故事娓娓道來,讓觀眾更好的了解國寶背后的非凡身世、不朽光芒,真切感受到文物歷經風雨而來,每一個都飽滿的生命和歲月的傳奇,一下子讓國寶“活”了起來、“近”了起來。

下面我們來感受下:
首期節目里,王凱演繹的“瓷瓶劇場”,是清朝乾隆年間的“各種釉彩大瓶”。

大臣說,您把黃公望和王羲之的作品弄成那樣了,得把人給氣活過來。結果兩人就真的氣活過來了。

王羲之說:“你要做這么一個瓶子,你家里人知道嗎?”乾隆說:“皇阿瑪要是在世,肯定支持我。”然后雍正也氣得從棺材板里跳出來了。
其實,這段表演的信息量極大,不僅有對“瓷母”之稱的各種釉彩大瓶的介紹,更包含許多乾隆的趣聞軼事,以及雍正、乾隆兩位皇帝喜愛的瓷器風格,笑點十足。

原來,歷史上的乾隆,特別喜歡在喜愛的書畫作品上題字蓋章,在瓷器審美上也偏好“熱鬧浮夸”,被戲稱為“農家樂審美”。但他并沒有放棄——“我不求天下人理解,只求讓后人知道,鼎盛王朝,就該海納百川”。

而節目一播完,農家樂審美的“各種釉彩大瓶”和蓋滿章的《快雪時晴帖》頓時成了“網紅”。有網友吐槽:“原來《國家寶藏》是個‘大型文化吐槽乾隆審美’的節目。”
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需要創新
《國家寶藏》敢于使用“自帶流量”的當紅明星,臺詞中還穿插了不少網絡流行語,拉近年輕人和文物之間的距離,讓很多網友自動參與其中,如制作乾隆表情包等。尊重年輕人的審美,并加以引導,這恐怕也是節目受到年輕人追捧的重要原因。

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不能守舊僵化,更不能拒絕創新。只有用當下的社會語言講出來、用當下年輕人能接受的方式傳播出來,才能賦予其時代魅力。畢竟首先要讓大眾有了解的興趣,否則再好的內容,沒有人愿意看。只要選對了表現方式,厚重的文化之美在這個快速迭代的時代同樣能贏得公眾的追捧。
有網友留言稱:
“看了這個節目才知道,原來我們的國家竟然有那么多國寶啊!”
“以前看文物都是匆匆而過,沒想到它們背后還有這么多的故事。”
“看完節目,最感動的是歷朝歷代,那些有意識、無意識去保護中華文脈的讀書人、匠人,他們是真正的國家寶藏。”
讓沉默的國寶說話
《國家寶藏》制片人、總導演于蕾表示,我們很榮幸,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一次把文博領域跟大眾娛樂、綜藝形態結合在一起。每一件文物的真正價值,不是它值多少錢,而是它背后的人文精神、民族性格,以及它所代表的我們整個民族的歷史進程。節目播出之后,如果大家都為自己能夠了解國寶的過去和現在而驕傲自豪,都想走進博物館,這就是《國家寶藏》最大的成功。

《國家寶藏》是九大國家級博物館館長,第一次以純綜藝的形式,向大家介紹文物?!秶覍毑亍返乃囆g顧問、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曾說過,“做這個節目,就是要告訴民眾,博物館不是旅游景點,而是常去常新的地方,每次去看不同的策展布展,都能看到不同的東西。”
給孤獨的匠人點贊
《國家寶藏》的好,不僅在于有趣的形式,還在于在文物背后見人、見情。如果只是展示文物,《國家寶藏》可能不會這么火。正是因為在節目中引入了一系列與文物有關的人物,向觀眾表現了他們對文物的情感與思考,才讓這一節目更加打動人心。

比如節目請到了74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國畫顏料制作技藝”的傳承人仇慶年現場演示,除了讓觀眾更清楚地了解古代繪畫顏料的制作難度以外,老人獨自去深山老林里尋找能作為顏料的礦石等故事,更讓人感受到了他對于中國文化的熱愛;老中青三代故宮志愿者的亮相,讓觀眾感受到了他們的虔誠和敬業。
文物從來不是塵封的古董,它們有傳奇的前世今生,它們是活在民族血液中的基因密碼,記錄著我們的過去,也昭示我們的未來,每一個人都可以是國寶守護者,每一件國寶都是活著的傳承。

《國家寶藏》的國之重寶,“對話歲月,萬語千言,歷史這本書,我們一起慢慢翻,一眼千年,光陰似箭,守護的故事里,已過滄海桑田;再多溢美之詞都顯得蒼白。”讓人們與文化長談,何嘗不是我們這代人對文明的守候?
我們的先人頑強如石,堅韌如絲,絢爛如畫,優雅如瓷,中華文化的薪火相傳,就從我們眼前漸次“活”起來一石、一絲、一畫、一瓷開始吧。鋪陳的是傳奇,激蕩的是國魂,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真正的弘揚優秀傳統。
讓沉默的國寶說話,給孤獨的匠人點贊。唯有通過更多這樣的努力,才能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
小編也想說說《國家寶藏》
作為半個圈內人,小編不但很快被《國家寶藏》圈粉,更可怕的是看了一集之后,小編就生病了,而且病的不輕。臨床癥狀表現為:
度日如年,盼望新的一集快點播;微信、微博等到處搜關于國家寶藏的種種,想知道大家是怎么看這個節目的,看到有人和自己一樣喜歡這個節目就興奮;不時地想到里面的橋段會自己一個人傻笑;查找已播出寶物的信息,猜測后面一集會有哪些寶物,會如何演繹,甚至自說自話。
小編這樣子,十足的圈內人(古建中國創始人黃先生)看不下去了,于是給小編開了一劑良方:國家寶藏前生5錢(9集中27件寶物被遺落的前生),今世5錢(9集中27件寶物于當世的意義),加泉水小火燉煮7日,放至溫熱后服下,9次27帖之后自可痊愈。
接下來,小編將逐集來說說《國家寶藏》里的寶物們,如果您也和小編一樣被《國家寶藏》圈粉,或者想幫小編快點痊愈,就請添加微信(18057192001)和我聯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