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特色小鎮”算是一個出現頻率很高的詞。自國家出臺鼓勵政策后,特色小鎮建設就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浙江省作為特色小鎮建設的先行者,經過兩年多的努力與實踐,全省特色小鎮建設已經呈現出欣欣向榮的良好局面。
據了解,浙江省啟動建設特色小鎮以來,共有兩批78個小鎮被列入創建名單,第三批名單已在醞釀中。數據顯示,其首批特色小鎮自2015年創建至去年三季度,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不含商品住宅和商業綜合體項目)851億元。
今年,“特色小鎮”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鎮的發展。在浙江,特色小鎮集聚新產業、新動能,已經成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嶄新平臺。發展特色小城鎮,對帶動經濟發展、吸納勞動力就地轉移、推進新型城鎮化、形成區域梯次發展結構,都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特色小鎮,其“特色”才是小鎮的靈魂,特色小鎮需要不斷地創新。在全省目前打造的特色小鎮中,有1/3到1/2的小鎮是基于文化元素推進產業或者直接依托于文化資源。全國人大代表王文娟認為,特色小鎮不僅僅是產業提升的舞臺,同時應兼顧文化、生活的功能。
目前,浙江正在打造100個旅游風情小鎮,保護和挖掘山水、人文資源,讓小鎮融合一二三產業,用旅游產業作為連接點,把經濟、生態、交通、林業、水利種資源整合在一起,打造有生命力的特色小鎮。